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辛苦压力也日益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便产生可心理危机。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他们学习任务重,学制时间长,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医生的职业特点不仅要求技术精湛,还要求医德高尚、人际关系协调、善于克制等,这就要求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作为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择业方式的改变,高校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医学生要接受大量超负荷刺激,从而导致心理冲突乃至心理疾患的发生,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通过本课题研究可对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诊断,即在医学生形成心理问题之前,诊断出相关症状,为“早发现,早干预”提供可能性。 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以及Baidu和Google,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感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文献,获取本文所需要的理论和信息。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面对面问卷填写的方法。 3、访谈法:分别对专家和医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评价研究计算了UPI的Cronbachsα系数,以检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03 (2)效度评价 本研究从结构效度方面对量表的效度进行评价。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以特征根大于1提取出公因子,问卷生成18个潜在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57.697% 2、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显示医学生中有10.5%的学生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35.4%的学生可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兴趣爱好、家族精神病史、家庭环境。 结论: 1、总体而言,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0.5%的同学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35.4%的学生可存在一般心理问题。 2、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兴趣爱好、家族精神病史、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