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已上升至第三位,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在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已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深入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寻找和利用有效的早期诊断、分期、分型以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提高结直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对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p16蛋白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微卫星分析方法对hMLH1, hPMS1,hPMS2,hMSH2,hMSH3,和hMSH6等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s ,MMR)和p16基因杂合性缺失(LOH)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 结直肠癌患者p16基因的甲基化整体的检出率为41%,表明p16基因的甲基化是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常见的遗传学改变。2. 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Dukes分期A、B和C、D期中发生率分别为20%和59%,差异显著(p<0.05);低分化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为100%,中、高分化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为30%,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具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并呈显著性差异(59% vs 20%,p<0.05)。p16基因甲基化与病人性别、年龄和肿瘤发生部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p16基因的甲基化可以作为估计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3. p1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整体的表达率为75.7%(28/37)。Dukes病理分期也显示C、D期的表达率(71%)比A、B期的表达率(80%)低,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高、中分化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率(87%)远高于低分化癌的表达率(17%),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p16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表达率(71%)低于未转移的表达率(8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直肠癌在不同的位置同样也受到p16蛋白的影响,结肠癌的p16蛋白的表达率明显要高于直肠癌的表达率(100% vs 68%,p<0.05),二者差异显著; 4. p16基因杂合子丢失在结直肠癌中发生比例较高(31.7%),表明p16基因杂合子丢失是导致p16基因失活的重要原因。<WP=7>5. 6个MMR基因在结直肠癌中LOH发生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hMSH3(30%),hPMS2(25%),hMLH1(26.7%),hMSH2/ hMSH6(26.3%),hPMS1基因未发现杂合性缺失。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人结直肠癌中,MMR基因通过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是MMR基因失活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