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正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最快和最大的产业,但旅游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及负面影响。研究旅游对野生生物的影响能为旅游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湖南省张家界既是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鲵保护区)所在地。本论文采用原位研究和模拟试验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旅游干扰对大鲵生境、种群数量和繁殖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保护区大鲵种群的原位观测和研究,解析旅游干扰因素和不同干扰强度对大鲵的主要生境要素(栖息空间、水质、饵料鱼)及大鲵种群数量的影响。其次,通过构建试验监测系统,模拟重度与轻度旅游干扰下的水质环境,研究旅游干扰对大鲵繁殖前期夜间活动节律、产卵与护卵行为及繁殖力(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影响。综合探讨了旅游干扰通过改变大鲵生境来影响大鲵种群繁殖行为、繁殖力与种群数量的过程与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张家界市重度旅游干扰区的游客活动及旅游设施建设增加了环境噪音、减少了大鲵栖息地洞穴数,从而降低了大鲵生境空间质量。此外,重度旅游干扰还增加了水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与大肠菌群数量,提高了总氮(TN)与总磷(TP)浓度,并降低了溶解氧含量,从而降低了水质。最终导致了大鲵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在这些生境因子中,尤以大肠菌群对旅游干扰最为敏感。而相对而言,中度旅游干扰对大鲵生境与种群的影响不显著。(2)张家界大鲵栖息地共发现饵料鱼种类23种,其中,长鳍异华鲮(Parasinilabeo longiventralis)为本次发现的湖南省土著鱼类新纪录种。该区域的旅游干扰在减少土著鱼类种类的同时,也增加了非土著鱼类的种类,从而出现重度旅游干扰区现有鱼类种数多于旅游开发前。游客活动通过增加水中营养盐(TN与TP)的含量提高水体营养化程度,从而间接增加了大鲵饵料鱼的资源量。这使得重度旅游干扰区的渔获量显著大于轻度旅游干扰区,也为大鲵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较丰富的饵料。一定强度的旅游开发对大鲵饵料鱼资源并未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根据旅游干扰因子、大鲵生境要素与大鲵种群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控旅游干扰的大鲵资源保护对策。(3)大鲵活动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在模拟重度和轻度旅游干扰的水质下,雌鲵每天出洞时间分别为19:10±0:22与18:53±0:24,进洞时间分别为24:10±0:13 与 24:18±0:17;而雄鲵的出洞时间分别为 18:29±0:20与 18:13±0:18,进洞时间分别为6:44±0:23与6:40±0:29。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模拟重度干扰水质下雌/雄大鲵的出洞时间显著晚于轻度干扰,但进洞时间的差异不显著。重度旅游干扰所导致的水质下降对雌/雄大鲵繁殖前期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洞时间上。(4)大鲵的产卵过程包括:进洞—缠绕—追逐—顶腹—轻吻—排精—震动—产卵—休息,均存在数次产卵现象。本文还发现部分大鲵存在白天产卵行为,这改变了大鲵仅夜间产卵的传统观点。而雄鲵的护卵行为包括扇尾、搅动、震动与吃食卵粒4种。模拟重度旅游干扰水质变化未显著影响大鲵的产卵行为与繁殖力(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但延长了雄鲵的扇尾与搅动及受精卵的孵化时间。此行为可能是雄鲵在孵卵过程中对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响应机制:雄鲵在溶解氧含量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延长扇尾与搅动时长,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满足胚胎发育对较高溶解氧的需求,并延长孵化时间来维持正常的孵化率。以上结果说明:在张家界市,重度旅游干扰对大鲵栖息空间质量与水质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减少了大鲵种群实测数量。旅游干扰推迟了大鲵繁殖前期的出洞时间、增加了雄鲵的扇尾与搅动时长等种群繁殖行为并延长了受精卵孵化时长等。这可能是大鲵对旅游干扰导致水质变化的一种主动响应,从而使得其繁殖力暂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本文建议未来可通过控制游客数量以及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减少其造成的实际污染,并科学规划旅游设施,以降低张家界大鲵保护区的旅游干扰强度;从而有效保护大鲵栖息生境及其种群,促进旅游开发与大鲵保护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