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此疾病的深入研究及对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筛查力度的增大,妊娠合并甲减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其对流产、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国内外对于是否对所有妊娠早期妇女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尚存在争议,我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也未规定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本研究对妊娠早期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合并甲减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分析甲状腺功能对先兆流产的影响、早期先兆流产的预测及妊娠合并甲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观察2010年10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门诊首次就诊的早孕患者2025例,均采肘静脉血约4ml送我院检验科。先兆流产患者检测孕酮(P)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早孕患者检测TSH、FT4。对孕酮水平低的先兆流产患者给予黄体酮肌注及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甲减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X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等统计学方法观察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病率;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先兆流产及孕酮水平的关系;计算出血清孕酮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预测值;比较合并甲减与甲功正常的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分析妊娠合并甲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筛查妊娠早期妇女2025例,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病率为5.8%(117/2025),为甲减组;甲功正常患者1908例,为甲功正常组。甲功正常组中先兆流产患者189(9.91%)例,正常妊娠孕妇1719(90.09%)例;甲减组中先兆流产患者58(49.57%)例,正常妊娠孕妇59(50.43%)例。两组间先兆流产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甲状腺功能筛查结果将先兆流产患者(247例)分为甲功正常组(189例)与甲减组(58例)。两组间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是否保胎成功将先兆流产患者(247例)分为保胎成功组(187例)及难免流产组(60例),比较两组间的孕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将此孕酮值做ROC曲线,孕酮值15.885ng/ml可作为判断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成功与否的预测值。甲功正常组(189例)中保胎成功145例(76.72%)、保胎失败44例(23.28%),甲减组(58例)中保胎成功42例(72.41%)、保胎失败16例(27.59%)。比较两组间保胎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我院共分娩妊娠合并甲减患者108例,比较甲减治疗组与甲减未治疗组间重度贫血、妊高症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2010年10月-2013年1月本研究筛查2025例妊娠早期妇女,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病率为5.8%(117/2025)。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先兆流产发病率较正常妊娠孕妇高。先兆流产患者中甲功正常孕妇与甲减孕妇孕酮水平无差异。血清孕酮水平在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孕酮值15.885ng/ml可作为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成功与否的预测值,即孕酮值<15.885ng/ml,保胎成功几率较小;孕酮值>15.885ng/ml,保胎成功几率较大。先兆流产时甲减患者经药物替代治疗将甲功控制正常后流产率与正常孕妇无差异。妊娠合并甲减未治疗孕妇与经药物规律治疗孕妇比较重度贫血、妊高症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发病率高;而所娩新生儿出生体重、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妊娠合并甲减对分娩方式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