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华裔美国文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历了从被消音到被广泛讨论,从被边缘化到逐渐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历程。汤亭亭及她的处女作《女勇士》则被公认为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之一,其备受争议的写作手法以及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灵活运用,使其成为二十世纪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讨论热点。纵观近十多年来国内国际对《女勇士》的研究,大都以汤亭亭通过该作品构建其文化身份的努力为主要话题,侧重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及文化研究等多方面理论探究,而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审视汤亭亭在《女勇士》中的文化身份构建则鲜有学者涉及。此外,较《女勇士》在欧美社会备受追捧并被广泛阅读的事实,这一与中国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却不甚为广大读者所知晓,与其相关联的学术的讨论也有所局限,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中国的译介效果不佳不无关系。因此,本文将汤亭亭的跨文化写作定义为广义上的文化翻译,在研究汤亭亭《女勇士》及由李剑波、陆承毅翻译的汉译本中的文化身份构建的基础上,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汤亭亭的文化翻译和《女勇士》汉译本中的文化身份的构建;对中文译者在翻译此作品时面临的囧境及与之相关联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述汉译以《女勇士》为代表的,以文化身份构建为主旨的华裔美国文学可资应用的翻译策略。汤亭亭和其他许多华裔美国作家在其作品中具有共性的文化翻译行为是其特殊的经历及历史使然,通过翻译中国文化元素,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并追求自身以及整个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构建。通过异化甚至杂合中美文化的方式,汤亭亭不仅再现了一个弱势的“中国”文化形象,构建了美国主流文化的强势身份,同时也构建了一个新的寄居在美国本土的华裔美国族裔的文化身份。然而,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及个人知识层面的局限性,《女勇士》的汉译者李剑波、陆承毅采用了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其结果与汤亭亭的创作初衷相悖,再现了一个强势的美国文化而不是华裔美国文化,塑造了被美国文化和华裔美国文化俯视的相对弱势的中国本土文化形象,同时也未能充分体现译者自身的文化身份。本文得出结论,在汉译以《女勇士》为代表的华裔美国文学时,中国译者若能恰如其分地灵活运用柔合归化、异化为一体的翻译策略,调节原作中的不同文化,保留原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对中国文化的曲解或变异,或许可以通过文学翻译手段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美国文化以及华裔美国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