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曾经取得无数辉煌的企业就此倒下,保险行业也有一部分企业深受其害,比如美国的AIG、日本的大和生命以及中国的平安保险。尽管这些保险公司是以经营风险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但是在大的风险到来之时,也难免遭受损失。那么,保险公司应该如何管理自身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特别是证券投资的风险呢?   首先要对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是本文前三章所做的主要工作。根据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的分类,本文把保险公司证券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分为三大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对这三种风险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为全篇的论述确定了框架。   本文认为,促进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有两部分因素,一部分是内部力量,是保险公司自发的、主动的措施,另一部分是外部力量,是监管机构的强制力量。在第四章,本文主要讨论了保险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流程,包括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处理等。在第五章,本文主要讨论了保险公司证券投资的监管问题,概括总结了欧美最新监管趋势,包括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颁布实施的《多德一弗兰克法案》、欧洲SolvencYⅡ等。   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后,本文在第六章分析了金融危机中因证券投资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损失的几个案例,包括AIG案例、大和生命案例以及中国保险业遭受的影响。从案例分析中,得到一些启示,这包括保险公司的证券投资必须服务于企业经营,而不能单纯逐利;保险公司应该重视偿付能力建设,否则会因一笔不大的损失就面临灭顶之灾;对评级机构要有足够的警惕。   在第七章,本文对我国保险公司的证券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股票市场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而债券市场的稳定性日渐增强,同时对我国保险公司的证券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在第八章给出了建议,这包括保险公司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加强内控、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建设等,而监管部门也应该继续推进立法、加强动态监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第九章对本文的结论进行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国海关自2001年提出了“无纸通关”理念。2002年3月,海关总署决定在青岛、南京、杭州、宁波、深圳、拱北、黄埔等7个海关开展出口无纸通关试点,后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10个
自1982年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人身保险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保费收入增长率平均以两位数字速度增长,1997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比首次超过财产保险占比率,2010年我国人身保险原保费
社会责任投资(SRI),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资模式,在全世界蓬勃发展起来。它要求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不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会公共利益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