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综合了有机材料的特性(韧性好、耐冲击、质量轻、易加工等)和无机材料的优点(高强度、硬度、热稳定性、抗腐蚀和优异的光学性能等)。因此,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在许多领域已得到较好的应用。 在本课题中,详细地研究了四种有机-无机复合(杂化)体系:丙烯酸/纳米SiO2复合乳液、丙烯酸/纳米ZnO复合乳液、丙烯酸树脂/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和MPMS改性丙烯酸树脂/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实验条件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丙烯酸/纳米SiO2复合乳液:原位聚合;丙烯酸乳液与纳米二氧化硅的水分散液(高速剪切法分散和球磨法分散)直接共混。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拉力机(Instron)、动态力学分析仪(DA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考察了复合物的形貌和各种力学、光学性能。 其后,将三种不同的ZnO粉体(60nm,100nm及微米)在分散剂存在下通过球磨分散在水中,然后将丙烯酸乳液与ZnO的水分散液在高速剪切搅拌下共混,从而制得三种丙烯酸/ZnO复合乳液。 然后,通过预水解的二氧化钛(TiO2)溶胶与丙烯酸树脂共混或原位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均匀透明的丙烯酸树脂/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考察了TiO2溶胶制备方法、聚合物中-COOH官能团含量和杂化材料制备方法对杂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与原位聚合法相比,共混法合成该杂化材料可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最后,室温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树脂/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考察了TiO2含量、溶胶的制备条件(水的用量和pH值)以及溶剂性质对杂化材料结构和力学、热学及光学等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ZnO薄膜材料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能和良好的光电性能在航空航天和通讯业等方面已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本文在综述ZnO薄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应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研究了高C轴
基于石墨烯独特的力、热、光和电性能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石墨烯有望被应用于微电子领域,成为最具潜力的器件之一。我们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借助于Materials St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外加厚油管镦锻成形的传统锻造工艺为一次加热二次或三次成形,以前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二次成形工艺。近年来,随着外加厚油管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国内部分厂家
铸态Si系合金变质奥氏体锰钢中出现弥散分布的共晶渗碳体颗粒,强化基体,有利于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本文采用定向凝固技术,通过研究非平衡凝固奥氏体锰钢中γ-(Fe,Mn)3C共晶体的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CAR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新手段之一.T细胞表面修饰的CAR可绕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打破
SOI(Silicon-on-Insulator)材料,即绝缘体上的硅材料,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一世纪硅集成电路技术”的基础。它能突破体硅材料的诸多限制,在航天领域、光电子领域,以及微机械系统等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SOI 自加热效应以及满足不同需要SOI 材料新结构的制备和性能表征进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结果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智能剥离(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