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资金与证券市场资金之间建立有序互动的渠道是证券市场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的客观要求。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银行资金与证券市场资金之间缺乏合理、规范化的沟通渠道,造成银行资金相对过剩与证券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使社会资会陷入整体流动性不足的窘境。虽然监管当局也不断推出举措,但是这些措施不是门槛过高,就是期限较短,限制条件严格,沟通银行与证券市场间资金的效果十分有限。 鉴于此,本文以资金为研究的主线,从考察我国银行资金参与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入手,揭示了银行资金参与证券市场主要依赖于信用拆借、债券融资(包括债券回购和发行金融债券)及贷款(包括信用贷款和质押贷款)三种金融工具;然后运用趋势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银行资金参与证券市场的机制展开互动性检验,得出信用拆借是银行资金间接参与证券一级市场的主要路径,贷款是银行资金间接参与证券二级市场的重要路径,但贷款路径多具违规性质的结论;又进一步比较了国外银行资金参与证券市场的状况,发现大多数国家允许银行资金间接参与证券市场;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分析了现有制度的缺陷,提出应走出理论误区转变观念,扩大交易主体,创新组织结构,统一债券市场,及建立监控体系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