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荻生徂徕是日本德川时期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徂徕生活的德川社会,由于政治上采用“幕藩体制”、“天皇幕府二元制”、“兵农分离制”、“参觐交代制”等制度原因,在随着社会商品经济大发展,町人阶层以及町人文化的兴起之后,逐渐呈现并引发出了各种深重的社会问题。首先全国上困下穷,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则尤为窘困;其次町人阶层不断壮大,受町人文化影响,社会上下滋生出了现实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最后市场物价不稳,城市人口激增,社会治安混乱,礼仪风气败坏。而此时作为德川社会主流思想的朱子学却又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学术思想逐渐产生分化,各种文化思想随之扑面而来,“古学派”就是其中之一。 徂徕是“古学派”中“古文辞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学术思想历经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转变过程。他从青少年时期崇信朱子学,到中年时期质疑朱子学,再到后来继而批判朱子学,最后终于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思想脉络体系。荻生徂徕一生著述颇丰,在众多领域都有所建树,总体思想模块也比较繁杂。但就其最本质的思想脉络而言,主要是强调采用“古文辞学”的方法论,返回中国古典,即“六经”和“论语”。他认为只有“六经”和“论语”才是先王思想之原意,希冀从中探求出“先王之道”“圣人之道”的真谛。通过将“先王之道”的具体方法、道术——“礼乐刑政”运用于社会改革,从而来实现“治国安天下”,社会富足,维护封建幕府统治的目标。 徂徕对朱子学思想进行了严厉地批判,重新解析了“道”的内涵,他认为“道”就是“先王之道”,是一种具体的治国之方法,是“礼乐刑政”,是“治国安天下”之道。“先王之道”思想有着明显的“公私分化”,“重公重政治”的特性。徂徕通过对“先王之道”的独特论述,将个人道德与社会政治剥离开来,切断了以往朱子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连续性思维结构,挣脱开了以往儒学道德本位、道德至上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朱子学乃至日本儒学的思维解体,客观上导致了日本儒学的衰落与崩溃。同时徂徕的很多思想内容、改革措施可能又具有一定的近代意义,但是抛开现象看本质,徂徕哲学思想的源动力以及终极目标却是维护封建幕府统治,为加强封建统治而服务。 由此对于徂徕学,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既不能片面地评价为具有近代意义的人情,是人性解放的先驱,是日本近代思想的胎动和萌芽;也不能片面地评价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工具。徂徕的思想对于日本近代思想的意义深刻而广泛,它既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进步意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它应该也必须被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