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腾空正手大力杀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西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b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羽毛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在比赛当中无论单打还是双打具有杀伤力的大力扣杀技术,尤其是后场杀球技术一直成为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杀球技术有速度、力量、路线、角度等多种打法的变化,其中攻击力最大的是扣杀之后的球速。因此,后场杀球技术具有比其他技术更好的功效,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在可直接得分,创造有利的得分机会,抑制对方的进攻等。   本文应用三维摄像的方法获取羽毛球后场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数据,并同步采集参与该动作主要肌肉的肌电,在揭示腾空后场杀球技术动作基本原理的同时,对羽毛球后场杀球技术的肌肉活动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肌肉用力的特征和影响杀球动作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揭示杀球技术动作的本质特点。   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身体转动角度在预摆和腾空阶段都有小幅度转动,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急遽转体转身快速鞭打,此时身体转动幅度较大,此时转动角度之大于前两阶段之和。在最后一个阶段提高身体转动角速度,以便提高出手瞬间手的速度,从而带动拍面,提高击球速度和力量。   手与身体转动角速度相关系数为0.736,为显著性相关,说明转体角速度越快,最后手的速度越快。上肢动作规律是由肩关节开始运动,依次为肘关节、腕关节、手,并且速度逐渐增大,符合鞭打动作原理。   通过测得八块肌肉的积分肌电平均值的大小先后顺序为:三角肌、斜方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背阔肌、屈指肌、竖脊肌。肌肉放电先后顺序为:竖脊肌→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背阔肌→肱三头肌→肱桡肌→屈指肌。   各肌肉群在动作的各个环节放电都是成规律性变化,在不同环节下都是呈阶段性放点。通过对所有的动作时相分析,肱二头肌放电的波形图都是有明显的三个强振幅阶段;肱三头肌只有在转肩顶肘挥拍时才表现出强烈放电;肱桡肌在拍子向后转摆动展腕和击球手腕过程表现出强烈放点;屈指肌在击球前后表现出强烈放电;斜方肌、竖脊肌、背阔肌在前面引拍、身体“背弓”阶段和最后击球刹那放电较为明显,其他时刻放点较为弱。   肩关节是上肢与躯干的结合部,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肩关节处肌肉积分肌电值最大。三角肌在动作过程中发力一直较大,且放电时间较长,是原地腾空正手大力杀球的主要发力肌群。三角肌在动作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加强三角肌的肌力对提高杀球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初、高中衔接是高一数学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不做好衔接工作就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思路,无法与时俱进,提高学习效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制造业对零部件的质量和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数控加工技术对提高零件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铣削加工则是数控加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加工方式。
期刊
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核心问题是对于真实历史的叙述。在中国和美国,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教科书往往有着不同的叙述方式和观点。历史教材这样的一种编写方向,将深深得影响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