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家身份与规范变迁如何影响一国资本账户政策选择。在1997-1998年和2008-2012年两次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正统规范与韩国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存在不一致的情况。1997-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韩国选择接受并遵守国际资本规范,加快实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违背了国际资本规范实施了临时的资本管制政策。是什么因素促使韩国在前一次金融危机期间接受国际资本规范,加快实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而在后一次金融危机期间偏离国际资本规范,实施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政策,并主动塑造国际资本规范?19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程度的提高,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先后实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国际经济学界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界对于资本账户政策的选择理论主要有四种:资本账户政策的成本与收益理论,国际资本结构假说,国内政治理论和规范传播理论。四种理论分别从理性选择、体系结构、国内结构与规范结构四个关键变量来为国家资本账户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解释。但是对于两次韩国资本账户政策选择而言,四种理论给出的因变量难以给出更为合理解释。针对以上理论的不足,本文试图通过身份进化与污名管理的视角来弥补规范传播理论解释对韩国两次资本账户政策选择的不同给予解释。在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家对于“中心-边缘”,“国家-市场”关系认识的不同形成三种国家身份:民族主义国家身份、国家主义国家身份、自由主义国家身份。国家身份选择受国际社会共有观念和知识结构影响,国家身份处于进化和变迁之中。国家身份不仅受到适当性的规范制约和塑造,还受到污名的制约。当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相违背,国家的行为选择可能产生污名。国家污名管理策略有三种:污名接受、污名拒绝与污名化反抗。当边缘国家处于身份进化阶段,国家身份追求强烈,希望重塑自由主义国家身份,国家的利益也因此而改变。因此,国家选择接受污名,接受并遵守国际资本规范,实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当国家已获得自由主义国家身份,边缘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选择违背国际规范实施资本管制政策。在国际规范约束力较强的情况下,边缘国家为减少污名化带来的损失,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言语叙述来操控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引导和影响市场行为体对本国经济的正面预期和展望。当国家获得自由主义国家身份,与此同时国际规范处于退化阶段,边缘国家可以通过在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议程设置和“话语框定”、“话语链接”等策略达到塑造新规范的目的,进而使得自身的行为和政策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