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步入高龄化、老龄化的时期,国家政策也开始倾向于关注失能人员,一、二级残疾每人每月可得到80元补贴,这说明失能人员的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一般家中亲属若有突发疾病或意外导致失能,照顾他的那个人大部分会是他的配偶或者子女,由于子女上班的较多,所以会以失能人员的配偶为主。他们习惯了家中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所以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在家中照顾。并且照顾者照顾失能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护理常识、技巧、足够的耐心,而且也是一项长期且见效很慢的工作。长此以往,对照顾者来说,她(他)们的身体、心灵,以及经济方面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压力,如果不及时的处理照顾者的这些压力,会让照顾者产生焦虑、烦躁,甚至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这样的状态下继续照顾失能老人,对照顾者和失能老人双方都会产生不健康的影响。所以,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予以关注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过与滨河社区的几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交谈,了解到很多家庭照顾者为了照顾失能老人都不能上班。他(她)们对失能老人病症不完全了解,自我认识也出现偏颇,自信心相对也比较低,觉得自己没有优势,时常感到自卑,常常会觉得自己在照顾的压力下和精神的压抑中备受煎熬。所以,笔者想为陷入困境的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开展一个缓解压力的小组很有必要。在秉承“助人自助”理念下,用专业知识缓解或改善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本文通过增进小组成员对失能老人照顾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学习,帮助小组成员宣泄压力,加强情绪管理能力,让小组成员形成互助支持体系,相互帮助、使小组成员的各方面压力得到缓解。在方法上的创新:该项目为失能老人照顾者提供心灵慰藉,减轻压力的支持服务,让项目在结项后也能常态持续。在内容上的创新:该项目强调减轻压力与支持陪伴,强调呵护照顾者的心灵,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