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较为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银监会主导推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一村镇银行,以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将以“N市村镇银行”为例,对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SWOT分析、监管政策分析、村镇银行存款结构分析、贷款结构分析等,从而进一步分析村镇银行现实经营活动在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方面与银监会设立村镇银行初衷偏离的根本原因,并借鉴国内村镇银行典型成功经验,对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的良好持续稳健运行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方式,采取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加以深入分析研究解决。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着手,阐述村镇银行,特别是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组建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整体分析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比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接着,转入微观层面,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论述N市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的执行情况,通过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分析,梳理总结出N市村镇银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偏离银监会组建村镇银行初衷的诸多问题,并结合村镇银行经营实际,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借鉴国内村镇银行发展成功经验,从村镇银行内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是银监会积极探索村镇银行管理的新模式,与县级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村镇银行应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持“小额、分散”的信贷投放政策,不断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高结算服务效率,努力打造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再辅以外部政策扶持与严格功能监管,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的创新在于:本文采取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具体案例,结合村镇银行运行实际,系统总结梳理了村镇银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偏离组建初衷的现实问题,并站在基层银行业监管者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提出股权适度分散以降低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经营决策独立性的影响、完善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以鼓励引导村镇银行更好服务“三农”、修订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以提升村镇银行监管有效性、健全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和贷款投向定量考核评估以夯实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的基础。本文的不足在于:村镇银行,特别是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国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成功的经验和具体的数据相对有限,本文的实证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同时,笔者从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时间不长,工作经验有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