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硼酸盐荧光材料有着出色的显色指数、流明效率和温度传感性能,已被应用在LED发光和非接触式光学探测器等领域。目前一维结构材料已经成功的涂覆在LED蓝光芯片上,实现了均匀的白光发射,克服了许多传统工艺上的难题,并且一维纳米发光材料在温度传感特性方面还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所以探究一维结构的二元金属硼酸盐发光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高温烧结工艺,获得了Eu3+离子掺杂Sr3Y2(BO3)4纳米纤维。XRD结果表明,按理想化学配比进行制备Sr3Y2(BO3)4体系纳米纤维时,经过1000℃高温烧结,产物除了生成Sr3Y2(BO3)4物质之外,还有一定的Y2O3剩余,当硼酸过量30%后,经1000℃烧结后的产物为Sr3Y2(BO3)4单相结构,并未被Eu3+离子的掺杂改变。SEM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经过1000℃烧结后,产物依旧保持着纤维状,直径为300 nm。激发光谱表明,产物对紫外光395 nm和蓝光468 nm有较强的吸收。经发射光谱得到,395 nm和468 nm激发下的产物有着Eu3+离子的特征发光。色坐标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从近紫外光(395 nm)调至为蓝光(468 nm)时,Sr3Y2(BO3)4:Eu3+材料的发光可由橙黄色向红色区域转变。温度传感特性结果表明,相对灵敏度Sr的最大值出现在323 K,其值为0.025%K-1,绝对灵敏度Sa在563 K时最大,其值为0.000039K-1。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烧结工艺,制备了Dy3+离子掺杂Sr3Y2(BO3)4纳米纤维。XRD结果表明,其基质晶相结构没有受到Dy3+离子的掺入而发生改变。SEM结果表示,纤维原丝经过1000℃烧结后仍保持着纤维形貌,纤维直径减少到200 nm左右。在激发波长352 nm激发下,位于484 nm与575 nm波长处,为Dy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温度传感特性表明,相对灵敏度Sr与绝对灵敏度Sa的最大值都出现在303K,即Sr=0.02153%K-1,Sa=0.01289 K-1。通过相同方法获得Eu3+离子掺杂Na Sr BO3纳米纤维。XRD结果表明,经800℃烧结后,产物具有基质Na Sr BO3的正交相结构。SEM结果表明,经过800℃烧结后产物的形貌由大晶粒组成,直径为800 nm左右。发光光谱表明,Na Sr BO3:5%Eu3+样品表现出Eu3+离子的特征发光,与Sr3Y2(BO3)4:5%Eu3+样品比较,在相同的掺杂浓度下,由于Na Sr BO3基质具有更好的结晶性,使Na Sr BO3:5%Eu3+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Na Sr BO3:5%Eu3+样品温度传感特性表明,相对灵敏度Sr与绝对灵敏度Sa在323K时最大,分别Sr=0.022%K-1和Sa=0.006 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