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人们在转基因植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和转基因动物等生产系统相比,转基因植物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严格的培养条件,具有光合自养、成本较低,植物病毒不感染人类等优点,已成为一类比较廉价和安全的生物反应器。然而高等植物培养周期过长,生长受季节性限制,因此许多研究兴趣集中到生长迅速,培养易的单细胞绿藻上。 杜氏盐藻属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除缺乏细胞壁外,其形态和结构特征与衣藻十分相似,是一种原生质裸露的嗜盐性浮游单细胞藻,长约6-15μm,呈椭圆形或梨形,有双鞭毛,能在水中游动。有一个大型杯状叶绿体约占细胞体积的48%左右。该藻的突出优点在于抗逆性极佳,可在0.05M-5M的盐水中生长,最佳生长繁殖盐度为2-3M,是目前已知最耐盐的真核生物。由于杜氏盐藻可在高渗盐溶液中生长,这是许多其它生物难以生存的环境,故其大规模培养不需昂贵的发酵罐或其他培养装置,可以直接采用开放式培养,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杜氏盐藻是生产药用蛋白的良好宿主。 植物的细胞核转化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核基因组的遗传转化仍存在一系列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由于核基因组大,背景复杂,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和整合的拷贝数难以人为控制,造成郑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叶绿体转化研究外源基因表达效率低,容易出现基因失活、基因沉默、位置效应等现象;同时转入多个基因时操作步骤过于复杂,所表达的原核基因必须经过修饰改造,环境安全难以保证等。 叶绿体转化系统的出现为克服这些困难带来了希望。与核转化相比,叶绿体基因组小,遗传操作简单,外源基因是通过同源重组机制定点整合进叶绿体基因组。定点整合有利于人为控制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可以将目的基因定位在适于表达的位点,能较好地解决“顺式失活”、“位置效应”等类的基因沉默问题。由于叶绿体中DNA分子有多个拷贝,同时叶绿体对表达产物的积累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保障了外源基因在叶绿体中的高效表达。另外,由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原核性质,对来自原核生物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就可以在叶绿体内高效表达,而且可以将多个外源基因采取“多顺反子”的原核表达形式同时引入,并由共同的启动子控制,既方便操作又可避免由于存在多个相同启动子所带来的“共沉默”。这是核基因转化无法做到的。 为建立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体系,我们研究了杜氏盐藻对7种基因工程研究中常用的抗生素及除草剂的敏感性;利用绿色荧光蛋白(E血anced盯een nuoreseent protein,EJP)为报告基因,验证了莱茵衣藻叶绿体atpA启动子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的生物活性,并构建载体转化盐藻,初步建立了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体系,为今后转基因盐藻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和应用打下基础。 方法: 根据杜氏盐藻的近缘藻类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资料,在基因编码区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克隆了杜氏盐藻叶绿体165识NA基因、咖L基因和ch】N基因,并分别以165识NA基因和chlN基因序列为同源片段,以CAT和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构建了三套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 2郑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杜氏盐藻(D~Iiella salina)叶绿体转化研究pDS 165一eAf、pTN1269一bar和psp72一5一bar一3,用基因枪法转化杜氏盐藻,初步建立起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体系。 结果: 1.研究了杜氏盐藻对氯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G4 18、壮观霉素和除草剂草丁嶙(P hosphinotricin,PPT)等7种基因工程研究中常用的抗生素及除草剂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杜氏盐藻对卡那霉素、新霉素、G418和链霉素极不敏感,当这些抗生素用量高达600p创ml时,仍不能抑制杜氏盐藻的生长;壮观霉素对杜氏盐藻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用量较高,浓度为200、岁ml以上才能明显抑制杜氏盐藻的生长,并且即使用量高达600p留ml时仍不能完全杀死杜氏盐藻;杜氏盐藻对氯霉素敏感,50协留ml的氯霉素即可明显抑制杜氏盐藻的生长;100协留ml的氯霉素可杀死杜氏盐藻,200协留ml以上的氯霉素经10天左右即可杀死杜氏盐藻。此外,杜氏盐藻对除草剂草丁磷高度敏感,当培养液中草丁嶙浓度为1协留ml时,杜氏盐藻的生长就受到明显的抑制;草丁嶙浓度达到4协留ml时,培养3至5天即可明显观察到杜氏盐藻细胞的白化和死亡。 2.莱茵衣藻叶绿体吻A启动子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的生物活性 我们选取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将报告基因插入殉A启动子与rbcL终止子之间,构建了质粒pSP71一atPA一EGFP,通过基因枪法转入杜氏盐藻,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基因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得到了表达。 3.杜氏盐藻叶绿体165出NA基因的克隆和转化载体的构建 根据杜氏盐藻的近缘藻类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资料,克隆了杜氏盐藻叶绿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1100bp,并利用克隆的16SrRNA郑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