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DNS隐蔽信道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黄芪产业的不断发展,确定优质高效黄芪栽培技术、提高黄芪产量及药效成分成为燃眉之急。本文以山西蒙古黄芪为研究材料,测定和分析不同土壤条件、栽培密度下黄芪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之间的差异,明确各指标对黄芪产量和药效成分的影响,为黄芪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条件下仿野生栽培的黄芪株高、叶片数、株果荚枝数、株分枝枝数、株果荚数、每果荚种子数、千粒重均表
学位
近年来为应对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CO2过度排放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变暖和能源枯竭等问题,微藻固碳联产高值产品的CO2减排策略备受关注,尤其是基于化学吸收法耦合能源微藻固碳的培养体系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利用微藻光合作用固定CO2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减排技术,然而高浓度的CO2会使培养液急剧酸化,严重影响微藻生长,传统醇胺吸收剂对设备有腐蚀作用还会毒害藻细胞。因此,筛选耐酸耐高浓度CO2的特异藻株,建立节能高效、
学位
超高频DC-DC变换器具有动作快速、体积小、输出稳定的优势,在小型化电源、级联变换器等装置当中应用广泛。但超高频DC-DC变换器需要软开关技术以减小开关损耗,而软开关的谐振过程将引入更多工作模态,使得变换器系统的建模和工作过程分析更为复杂。此外,超高频DC-DC变换器由于包含有较多的谐振元件,系统阶次较高,其稳定性分析较为困难,因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超高频谐振SEPIC变换器为
学位
由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储能元件组成的储能系统大规模运用于电动汽车、电网、可再生能源系统储能中,储能系统长期使用会导致系统内储能单体间的电压不一致。电压不一致会造成系统内单体充放电不同步,进而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特性。因此为了缓解储能元件间的电压不平衡,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给储能系统配置电压均衡电路是必不可少的。相较于其他主动均衡拓扑,基于开关电容或电压倍增技术的电压均衡拓扑具有结构
学位
硒作为有益营养元素之一,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燕麦具有特色营养功能成分,因此,将硒与燕麦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坝莜6号、坝莜12号和白燕2号3个燕麦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在扬花期施硒(CK:0 g/hm~2、C1:12 g/hm~2、C2:36 g/hm~2),探究其对燕麦产量、品质以及花后籽粒硒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表明:扬花期叶面施硒肥能提高3个燕麦
学位
苦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优良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苦荞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其发育受多重基因调控,在作物中,花发育与籽粒大小以及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方面具有相关性。本试验以来自中国、俄罗斯、尼泊尔等国的具有变异丰富的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2020-2021年度将其种植于太谷地区,对花横向直径(Flower Transverse Diameter FTD)与花纵向直径(Flow
学位
化肥过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土壤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稳定小麦产量的基础上,探寻出适宜黄土高原东部雨养地区冬小麦生产的氮肥有机替代比例,于2020-2021年在山西省闻喜县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用纯氮150 kg·hm-2的条件下,单施化肥、氮肥有机替代25%、氮肥有机替代50%、氮肥有机替代75%、氮肥有机替代100%对旱地冬小麦的产量形成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
学位
微电网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挥效能的有效形式,对于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负荷多样性与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源荷不确定性对微电网日前运行优化的鲁棒性与经济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多微网系统作为微电网并网运行的重要途径,调度决策需要综合考量微电网与配电网各自的利益诉求,这也为微电网日前运行优化带来了巨大挑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极限场景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
学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兴衰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用转基因技术迅速获得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对棉花生产至关重要,通过胚胎发生再生出植株是棉花遗传转化的关键。然而与其他一些作物相比,棉花更难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主要原因为棉花胚胎发生基因型依赖性强、周期长、胚胎发生率低和生根困难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规模化转基因植株的生产和棉花
学位
本试验以高海拔地区大籽粒品种JQ505为母本和低海拔地区小籽粒品种JQ744为父本及其杂交后代群体共126份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分别以朔州市平鲁县、忻州市岢岚县和晋中市太谷县三个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大田试验基地,采集性状数据。并利用描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藜麦株高、主穗长度、穗幅、千粒重和籽粒直径共5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利用藜麦F2群体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