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植物丹参是目前国内使用量较多、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之一,因此栽培丹参的品质与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微量元素铜、锌对丹参品质与安全的影响,旨在为丹参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水培、砂培、土培试验,逐步阐述了微量元素铜、锌对丹参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微量元素铜、锌对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物质产生影响的机理,论述了铜、锌在丹参体内的迁移分布情况,并最终提出了丹参种植过程中微量元素铜、锌的最佳施用量。主要结论如下:(1)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当铜浓度不超过0.5 mg/L,锌浓度不超过0.75 mg/L时,促进了丹参的生长,而当铜、锌浓度大于1.5 mg/L后,则抑制了丹参的生长。随着铜、锌浓度的增大,三种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铜浓度为0.5 mg/L时,三种丹参酮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而当锌浓度为0.75 mg/L时,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而隐丹参酮的含量在锌浓度为0.5 mg/L时达到最大值。丹参地上部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大,而且铜、锌主要累积在丹参地下部。(2)砂培的试验结果表明:丹参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以及丹参根中三种丹参酮的含量均随铜、锌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地下部生物量的增加幅度则以生长初期为最大,而末期为最小。对丹参生长期内三种丹参酮的动态监测表明,铜、锌处理后60天时的三种丹参酮含量最低,120天时最高,150天时又开始下降。在基质中有效态铜、锌含量、丹参体内氧化酶(POD、PPO)活性、丹参根中三种丹参酮含量三者之中,任何两者之间均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推测铜、锌对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物质的累积产生影响的机理可能是外源铜、锌会影响丹参体内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丹参体内酚类物质转化成萜醌类物质,即影响丹参酮类物质的累积。丹参地上部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大,而且铜、锌主要累积在丹参地下部。另外,地上部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处理后150d时达到最大值,180d时则稍有降低。(3)土培的试验结果表明:丹参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以及三种丹参酮的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铜浓度为1.0mg/kg,锌浓度为2.0 mg/kg,它们达到最大值。对三种丹参酮含量的动态监测表明,铜、锌处理后60天时的三种丹参酮含量最低,150天时最高,180天时又稍有下降。丹参地上部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高而逐渐增大,而且地下部铜、锌的含量高于地上部铜、锌的含量。另外,地上部和地下部铜、锌的含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且180天时最大。丹参种植过程中,为了丹参的优质高产,建议施入微量元素铜、锌的浓度分别为1.0mg/kg和2.0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