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国家开展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进步,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虽然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有明确的国家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并未得到预期效果。本文从辽宁省小学生“减负”实施情况出发,探讨了“减负”政策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执行现状如何?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从政策执行的角度为“减负”政策提供依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大连市中小学减轻课业负担的执行情况,并在此前提下研究“减负”政策执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文由五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阐述了学科的起源,分析了减轻小学生负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提出研究问题,介绍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本文中涉及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概念进行阐述和介绍。第三部分对我国新课改以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对辽宁省相关“减负”政策进行分析,在政策内容、政策监督方面都有明确规定有很大改进,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在回顾和分析新课改后“减负”政策的演变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大连市H小学“减负”政策的执行情况。第四部分为对大连市H小学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减负”政策执行中存在着偏差。由于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使“减负”政策的执行受到限制,“减负”政策也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政策中的参与者如政府、学校、教师、孩子和社会各界以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着利益博弈而使政策执行中达不到预期效果;“减负”政策在执行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监督的成本高昂方式单一,刚性责任追究制度也不完善,这些监督缺陷也使“减负”政策执行乏力。第五部分,论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针对存在问题对小学“减负”政策执行现状从政策本身、为“减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减负”主体间的多方合力、加强“减负”政策的监督力度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减负”政策执行提供更好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