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地黑花技法是磁州窑最典型、最具特色的装饰手法,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胎装饰、釉装饰的传统,在中国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本文选取北方地区宋元时期出土的白地黑花瓷器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四部分:首先,对分期明确的10个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白地黑花窑址进行分期与年代的对比,确定了白地黑花瓷器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三期,分别对应观台窑第二期后段、第三期和第四期,年代分别为1101-1149、1150-1219、1220-1368年。根据分期,整合了窑址以外出土的白地黑花瓷器,在此过程中,对某些年代不明确、不确切的白地黑花器物的年代进行了修正,从金代区分出很大一部分属于元代的产品、从元代剔除不少属于明代的器物。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详细讨论各期白地黑花瓷器的数量、器类、纹饰、分布范围等多个方面特征的阶段性变化规律,进而重新认识了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的兴衰史,得出以下认识:宋末金初,为白地黑花瓷器的初创期,其总体特征是数量少,分布范围小,各种器类出土均不多,纹饰简单;金代中后期,为白地黑花瓷器的成熟期,数量有所增长,分布范围扩大,器类以枕、瓶、钵最为流行,纹饰写实性强、生动流畅;金末至元代,白地黑花器物普及、定型,此时器物数量大增,分布范围急剧扩大,且出土地点十分密集,器类以碗、盘、罐等大宗生活用品为主,纹饰粗犷、豪放、不再追求写实。最后,进行窑口划分和行销范围研究,能区分出的窑口有观台、彭城窑、八义窑、介休城窑、缸瓦窑、坡地窑、内蒙古中西部某窑址、定窑燕川窑址和乐山西坝窑。
其他文献
<正> 我国山川壮丽,自然美景甚多。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旅游事业,为国内外游人服务,且可积累外汇,对于丰富多采、质量又高的祖国风景资源,实有系统逐步开发建设的必要。
在一个大力倡导宏大叙事、主张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萧也牧的创作意图是符合当时的"颂歌"气氛的,但他却有意避开了重大事件,致力于挖掘日常生活下包含的丰富意义,并将日常生
目的:探讨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对我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共10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3.02软件双人录入问卷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
<正>"工业4.0"的概念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这一概念最早于2011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2013年汉
针对某市南北快速干线隧道17.8 m深基坑工程,采用同济启明星Qimstar基坑支护结构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并用测斜仪对围护桩的水平位移进行现场
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目标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范围及重点,指出了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环酰菌胺和噻酰菌胺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稻秆和稻壳样品添加石墨
文章探讨了《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在人物形象、背景设定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也对其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命运的根源。严歌苓和莫泊
<正>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山东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和生产工程分会9大
<正>传统的服装品牌企业产品开发运作模式是品牌产品开发部门首先组织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这一过程与企业其他部门的配合几乎没有,表现为一种孤立单一模式,这使得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