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科技创新策略已然上升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基本竞争战略层面,力图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找到新的突破口,以支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当前,我国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积极推动创新与创业,在一系列高新技术领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中,自主创新便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然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足够的研发人员和研发技术等要素。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研发投资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存在不足,为此本文试图以研发资金为主要切入点,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情况以及其对研发投资的影响,并通过企业内部治理及结构与外部政府补助的结合,分别分析对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情况的缓解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展开以及如何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给出理论与实证支持,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探讨融资约束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R&D融资现状与投资现状,根据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选择CSMAR数据库中2013-2017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利用Stata14.0进行计量分析,首先探讨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其次检验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以及政府补助对二者的缓解作用,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论为:(1)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支出与融资约束呈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研发支出会受到融资约束的制约。(2)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研发投资活动受内部现金流的制约。(3)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支出与现金持有量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R&D项目支出也受现金持有量的限制。(4)从企业内部角度,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资的不利影响。(5)从企业内部角度,股权集中度较高时,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资的不利影响。(6)从企业外部角度来看,当政府补助增加时,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资的不利影响。(7)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更高,小规模企业比大规模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根据研究结论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融资困境的情况,而对于缓解机制的建议,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内部建设考虑,比如完善现金流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控建设、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优化股权结构与制衡机制;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外部环境考虑,强化政府职能,比如加强建设金融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加强财政扶持力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