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g5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浩然以其山水田园诗的成就,使他早于王维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沿袭中国古代传统诗歌的古朴作风,继承了魏晋时期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山水田园诗歌的写作技巧,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发展到更加纯熟的境地。孟浩然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在行旅漫游和日常生活中,使情与景交融,处处体现出以自然为最高境界的处世哲学。在诗人的笔下,山水田园已不再是简单的审美对象,而是与诗人平等共生的另一主体,是与诗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的生态造化。始终以一种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态取向,与山水田园进行心灵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诗人的审美和精神的双重追求。孟浩然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也蕴藉着深厚的美学况味。“顺应自然”,“诗意地栖居”,在自然中寻求人生的安顿,这是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带给我们的生存智慧,同时也为我们这个时代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资源。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研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及其美学内涵。首先,追溯孟诗中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久远的文化渊源,其中古代哲学思想承传和盛唐的审美意识的浸润以及盛唐文化风尚的影响是主要成因。其次,从诗集入手,分别从生态自然观、生态共生观及诗意地栖居在理想式的生态家园三个方面对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最后,在总结孟浩然诗歌创作时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态度中为人与自然重返和谐统一指明方向。
其他文献
介绍了PMSM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FOC(Field Oriented Control)的基本原理,建立了PMSM同步电机磁场定向多级联PI控制数学模型。为加强控制模型的抗干扰能力,系统在速度控制环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和思想文化战线工作作出的新的重要部署。技术平台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关键,起基础支撑作用,由采集汇聚、内容生产、综合服务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农村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2008年全国慢病病例数达到2.6亿,每年新增慢病病例1000万例;农村地区慢病患病率在逐年升高,慢病造成的“早死”占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74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具有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急性者病死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但生长迟滞。祥云县2004年8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