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较高,常常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发生在山区的地震,谷深坡陡,造成的地质灾害更为严重。这也使加大防灾减灾的力度显得重要,以降低灾害的风险和造成的损失。因此,将最新的RS和GIS应用到地质灾害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四川西部的炉霍县作为研究区,结合RS和GIS技术,研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的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三方面的发育和分布规律,选取合适的致灾因子(包括工程岩性、气候因子、地形因子等)。在此基础上选定科学的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区,分析出各区的地质灾害特征,并统计各区地质灾害个数和规模等信息;利用分析评价结果,指导炉霍县地质灾害的防治。通过本文的研究,最终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查明了炉霍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炉霍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泥石流、滑坡、不稳定斜坡与崩塌;受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人类工程活的影响,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点分布呈“Y”字形,和泥曲河、达曲河、鲜水河所成的“Y”字形水流相吻合,微地貌多为河谷;具有种类少、数量多、规模中等偏小、分布不均、危害性较大的特点。(2)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岩性组合、地形地貌在诸多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它决定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能量的转化条件和动力大小,松散碎屑沉积物的聚集和成灾的可能性。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等因子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激发和促进作用,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水系、土地利用现状、工程岩组、断裂、灾害点现状作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致灾因子。(3)根据选取的致灾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在ArcGIS软件中利用模型构建器建立了炉霍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对炉霍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危险性分区,将全区划分为4个区、11个亚区,其中3个地质灾害高危险区、4个地质灾害中危险区、3个地质灾害低危险区及不危险区。(4)根据炉霍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成果,充分考虑炉霍县国民经济区域总体规划布局特点,按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协助炉霍县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炉霍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根据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共划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次一般4个级别的防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