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林业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信息网络安全与否是林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林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我国现有的林业计算机网络大多数在建立之初忽略了安全问题,既使考虑了安全,也仅把安全机制建立在物理安全机制上。如何更好的加强林业信息的安全,就迫切需要对城域信息网络安全进行研究。 城域林业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以广州市林业信息网络为管理对象,利用3S技术、加密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安全传输技术等提供的信息安全手段,在管理目标约束下,对广州市城域林业信息网络安全体系进行了如下研究。 (1)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城域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及网络安全不足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可持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信息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调查了广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城市林业与信息安全现状。 (2)运用3S技术、加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依照林业数据更新周期长,分布地域零散、实时大批量信息的传输等特点,指出了林业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讨论了林业信息网络安全研究的应用前景。 (3)以广州市信息化安全建设背景为依托,论述了广州市城域网络拓扑结构及数据传输状况,提出了林业信息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4)从城域林业信息网络安全出发,提出了林业信息网络的组网模式、基本原则、基于密码技术的网络安全策略,构建了广州市城域林业信息网络安全总体策略。 (5)从城市林业信息网的特殊性出发,遵循模块化的基本思路,借鉴电信网络安全所使用的方法,对比其它城域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结合林业信息化特点,对广州市城域林业信息网络按照市林业局、区县林业局、林场的三级区域体系,从系统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数据传输安全性、人的培养与管理方面提出了网络安全体系实施方案。 (6)从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人员素质保障方面论述了制度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体系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受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随着林业信息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结合广州市林业信息的特点,发展具有广州市特色的林业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2004年3月14日公布实施的<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
三峡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一座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建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坝顶标高185米,坝基标高约4米;设计正常高水位175米,水库回水至重庆市江津县,水库全长667公里,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1820万千瓦:设有五级船闸与升船机,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有巨大的防洪、发电与通航效益,并为南水北调创造了后备供水条件。水库建设
塔里木河全长2,349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总面积92.06万平方公里,占塔里木盆地总土地面积的86.57%.在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从更高的层次对塔河流域的土地资
房地产业:土地控制的重点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逐年减少,各类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尖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近十几年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抑制耕地减少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强制取得相对人土地权利并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世界各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无一例外的规定了土地征用的先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