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秧歌是我国北方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它以“九弯十八扭”之形体的律动、传统艳丽的服饰、笛管鼓钹的激越音声,常常出现在百姓的逢年过节以及各种节庆、娱乐的场合,成为民众精神生活中经济而便捷的欢愉品种之一。本文所研究的安乐秧歌,是一种在冀中平原上影响较小的民间乐舞品种,从艺术形态看,它的结构有舞蹈、器乐伴奏,属于常态化的歌舞形式,或者说,属于民间舞范畴。因此,多年以来,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的影响力是较有限的,但又非默默无闻。准确地说,它在一个地方还是小有名气的。随着安乐秧歌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当地的新闻宣传部门也有零星的百字文式的报道见诸报端。然而,作为一个地方乐舞品种,其诸多深层次的学理研究及其成果,目前尚不曾见。因此,它成为我们所有关注这一艺术品种的人们的一个“心结”。回顾已有的各种理论研究及其成果,或出于技术要求、或出于时代所限、或出于认识水平所为,多呈现出就事论事、表象化的特征,需要有更系统而深入的总结。尤其是面对着诸多新的社会环境所出现的新问题,亟待我们借助于理论研究加以回答。因此之故,为笔者展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时代的新话题。由于本课题是音乐与舞蹈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为了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本课题研究需要借助于音乐学与舞蹈学两个学科的相关理论来开展,例如,音乐的基础理论、乐器学、乐种学、民族音乐学等等;舞蹈学的基础理论、舞蹈生态学、舞蹈史学等等;在两个学科理论的交合圆通中认识安乐秧歌这一乐舞的艺术形态与特色。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还离不开民俗学、历史学、传播学诸人文学科的知识鼎力相助。笔者将自觉地取各个学科之长,补自身学识之短。本着实用有效,注重典籍、关注田野,理性思考来从事学科研究工作。经过这段时间实地的考察,资料的整理,我们对安乐秧歌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安乐秧歌的演变历史、流传区域、艺术形态等方面的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解了安乐秧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的保护措施。安乐秧歌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知道它的人不多,流传区域有限,传播的不广泛,关于它的学术研究也寥寥无几。安乐秧歌就属于这一类弱势品种,更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厚爱。希望通过本研究引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传统民间音乐,更希望人们系统地了解传统音乐文化,让类似安乐秧歌的这些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社会得以生存、发展与延续。最终,为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愿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安乐秧歌及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都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繁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