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研究优质含油气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及应用为核心,依托准噶尔盆地MD地区DA10井区三维实际地震资料,结合工区内的地质以及测井资料,开展研究区百口泉组优质储层预测。首先结合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区百口泉组优质储层的形成机制,分析总结出该区优质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1)有利沉积相带;2)断裂及裂缝发育区;3)岩性和物性有利区。采用了地震波形分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震剖面对MD地区有利沉积相带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进行识别;分析研究区经历的地质构造运动,认为研究区裂缝主要是构造裂缝,有针对性的选取地震分频相干技术、基于方向性加权相干分析、曲率属性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目的层断层进行组合以及裂缝发育带的识别。利用地震叠后数据体,运用地震分频振幅属性、叠后稀疏脉冲反演、基于神经网络的测井参数反演,再结合叠前AVO的初步分析,对DA10井区三维地震资料范围内百口泉组优质储层的岩性及物性进行了识别和预测。本次研究解释了DA10井区的断裂系统,已经落实了DA13、DA14两块断块圈闭;研究认为研究区裂缝为断层伴生裂缝为主,裂缝发育带主要处于大断裂带附近,DA10井区总共落实4块裂缝发育带;综合优质储层各个主控因素的预测,认为研究区目的层总共有4块优质储层发育带。有利储层分别为:DA11井西边以及南边区域、DA13-DA14-YAN001-XY2-YAN002井区域、YB2井区域、DA10井南区域。以上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本次研究所建立的优质含油气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技术及工作流程对于研究区及类似地区今后的优质储层预测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