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参政议政的研究,古今中外有之。议题多集中在国家层面上,强调妇女参选的政治权利和在政府决策层的性别比,强调配额。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村民自治、农村妇女参政和执政,也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依据于妇女学理论框架,基于政治人类学的分析,以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鸡街镇上乍甸村连续三届选出的女村官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该村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以及当今国内外妇女运动的潜在影响,探究何为最基层的“妇女参政”以及她们在村庄治理中如何实践“妇女执政”的过程。以此展现这样一幅政治画卷--在村民自治这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过程中,农村妇女如何步入过去和现在均以“男性为中心”的村委会,她们如何以其为平台或基地,为民、为村、为己任和政绩,履行职责和行使政治权力,完成乡村的治理。
本研究基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变革实践的这一独特观察视角,尝试着以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最底层,也是权力关系最复杂的村委会,作为研究场域,质疑以往的相关研究,突破通常议论的妇女参政执政的内涵;试图建构一种关照多元的社会性别分析,基于村落政治、社会和文化关系的影响,探究女性参政执政的相关元素。从而发现女村官当选是多种力量运作的结果,她们不是“妇女执政”,只能说是执政的妇女,她们是父权制阴影下的妇女参政。最后,提出妇女参政、执政应该有多层的涵义,其最为关键的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建设中,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纳入包括妇女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声音;纳入性别平等政策、措施和行动。以此,回归到对政治本质的探讨,政治应该是多元的,是多种因素、多重权力运作整合的结果,这样才能呈现良性循环的治理--善治。本文希望在学理上对传统的“性别与政治”给出不同的诠释和展现,对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推动农村治理与性别平等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