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冷却体系中铜合金微生物腐蚀(MIC)的电化学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腐蚀(MIC)是指由微生物引起或加速的腐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电化学过程,危害巨大。海水是易于微生物生长的介质,碳钢、不锈钢、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镍及其合金等在海水中都会发生微生物腐蚀。铜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机械加工性能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海水体系中。如:冷凝器、海水管路、热交换器以及海水淡化工程等。随着,我国海水利用事业的发展,海水中微生物的腐蚀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采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时,由于冷却水系统的结构和工艺条件适宜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海水冷却体系中微生物腐蚀和污损生物附着更为突出。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铜合金微生物腐蚀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有关海水冷却体系中有关铜锌合金的微生物腐蚀(MIC)的电化学研究未见报道。因此,进行海水冷却体系中铜合金微生物腐蚀(MIC)的电化学研究很有意义。 本文运用电化学研究方法,利用三电极体系,对无菌海水中铜合金腐蚀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海水冷却体系中铜合金表面由不同微生物(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所生成的生物膜的性质、生长规律进行了跟踪研究,分别考察了海水体系中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的生物膜生长过程中开路电位、pH值和极化电阻Rp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生物膜的沉积和迁移对阴、阳极极化曲线等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用显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生物膜的形态和物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1)无菌海水中,铜合金HSn62的开路电位、p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平缓。在20余天的实验时间里,铜合金开路电位在-0.30V左右,介质pH值保持在8上下。且随浸泡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铜合金极化电阻最后可稳定在50000Ωcm~2;同时,与原海水相比,铜合金HSn62受阴极去极化扩散控制不如其在原海水中的影响明显。阳极是活化控制,阴极有活化控制倾向,但主要受阴极作用控制。 (2)异养菌存在条件下,海水体系中铜合金表面的生物膜成膜迅速,24小时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是利用自行研制的海水腐蚀动态试验装置,模拟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工艺条件(浓缩倍数N≤2.0、自然平衡pH值、不同温度、流速等),利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缓蚀剂联合保护的
XBRL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s,AICPA)提出的一种用于规范财务信息格式的语言,它使得应用该技术的软件供应商、程序员和终端用户增
采用粒径为0.15~0.42mm的零价铁(Fe°)和粒径为0.15mm的活性炭(AC)作为PRB反应介质,通过连续流动试验研究Fe°/AC-PRB修复模拟污染地下水时反应介质与六价铬[Cr(VI)]的反应特性,分
目的评价埃索芙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近期及远期H.pyloa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和症状改善情况。方法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
介绍了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混合物理论的大应变固结理论的发展,论述了两种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之间的差异及其一致性。运用Lie群变换方法讨论了一维大应变非线性固结方程的对称
本文就河北省内红色资源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红色资源开发应用的重要意义,最终探索促进红色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战略。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 ,它将长期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以龙口市为例介绍了以GIS、RS、DSS为基础构建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过程以及
为解决此火箭布雷车训练训练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大、训练流程复杂、训练难度大、成本高等困难,研制了一种能真实模拟布雷训练的各种驾驶和作业工况的模拟训练系统。该系统基于
对AZ31镁合金在不同配方的电解液中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经过大量筛选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电解液的最佳配方,为硅酸钠6g/L、甘油15mol/L、氟化钾14g/L、氢氧化钠1g/L。在此
锡铅合金因其优良的可焊性和耐锡须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但世界各国正在不断颁布严格的法规限制电子产品中铅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发无铅电镀工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