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史作为社会史研究的分支之一,立足于民众的日常活动,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联接社会各部分的历史。1日常生活史研究关注大众、关注民间、关注日常,注重微观研究与个案研究,以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人类社会的“整体史”或“全貌史”,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新研究领域。《中国的一日》作为大型集体创作的报告集,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从《中国的一日》文本中的民众日常生活入手,研究当时民众群体的日常生活,对聚合民国时期整体社会面目有巨大意义。本文目的在于,以《中国的一日》主要内容为透视点,梳理20世纪30年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从中解读出抗战前夕中国民众的社会心态。在具体操作中,笔者主要遵循以下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学术史的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对抗战前夕的民众日常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民众的心态研究不足,因而将硕士论文选题确定为《抗战前夕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心态——以〈中国的一日〉为透视点》。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相关报纸、期刊、文人文集、日记、传记、学者著作等,对《中国的一日》进行梳理、重组、分析,展现出“一日史”视野下的民众社会生活与心态。在确定好选题之后,笔者对《中国的一日》文本如何产生以及其主要内容作了简单的梳理。笔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学创作从自身的政治立场、态度出发,带有较强的政治倾向,这是受到当时非常社会政治时局的深刻影响,不能就此否认《中国的一日》作为史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因而该报告文学集可作为真实的史料进行研究。《中国的一日》选取1936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一)为中国的一日,以地域分类作品的特点共收录文章490篇,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计80余万字,回答了“中国究竟破碎到了怎样的地步?这老大民族究竟有没有复兴的希望?”两大重要问题,这也是本文主要内容与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整理《中国的一日》有关民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交往方式与精神信仰等文本资料的过程中,发现1936年中国多数民众生活困苦与精神信仰缺失,但国家危亡时期民族认同感有逐步加强与一元化的趋势,呈现出民众生活与心态处于内部矛盾、两级分化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笔者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试析1927—1937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与《中国的一日》中民众社会生活困苦“反差”现象,并重新反思《中国的一日》编辑过程与意图;考察民众对于特殊事件的认识与心态,如日商华北走私、日军增兵华北,是否与当时国家、政府层面相一致;比对沦陷区民众对于自身沦陷的认识、看法与非沦陷区民众对沦陷区的民族认同;抗战前夕,中日紧张时局使民众生活受到影响,有序变为混乱,民众社会心态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也试图阐述民众的心态发生如何变化及在《中国的一日》中如何体现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中国的一日》文本来看,中国有战胜日本,并走上复兴之路的希望。通过对以上诸多问题的解答,在论文余论部分,笔者将使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的一日》文本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史料价值,并初步探讨“一日史”研究对构建历史维度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