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含水纳米油膜润滑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润滑油常用在各种载运工具上以减少摩擦,主要起润滑、冷却、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中混入水分后将对油品的润滑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恶化润滑工况,造成被润滑零部件的损伤,因此从微观机理上对含水润滑油的特性提出理论解释,对润滑油的安全使用以及纳米润滑理论体系的完善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CHARMM势函数和SPC/E水分子势函数,建立了不含水纳米油膜和含水纳米油膜两种受限于固体壁面间的Couette流润滑油模型。基于统计力学理论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首先分析了薄膜的结构特性,具体讨论了薄膜的分子空间分布特征、薄膜的速度分布特征和薄膜中链烃的整体键取向参数,然后基于薄膜的结构特性,对薄膜润滑特性中的剪切黏度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做出了理论解释。最后通过对比不含水纳米油膜和含水纳米油膜两种工况,得出了水分子对油膜的结构特性和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含水纳米油膜,建立了单层、双层和三层三种油膜模型,当剪切速度分别为5m/s、10m/s、15m/s、20m/s和25m/s时,研究了膜厚和剪切率对油膜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油膜受到剪切作用时,表现出类固体结构或分层结构,且随着油膜厚度和剪切率的增大,油膜有一定概率从类固体结构转变为分层结构。对链烃整体键取向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链烃结构的有序化是影响油膜形成类固体结构或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油膜具有明显的剪切时间稀化和剪切应变率稀化特性,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且随着膜厚增加,油膜的剪切黏度值有降低的趋势。针对含水纳米油膜,选取含水率为5%、10%、15%和20%,剪切速度为25 m/s,研究了膜厚、含水率和剪切率对含水油膜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油膜的膜厚较薄时,油膜由于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呈现出分层结构;而当膜厚增大时,水分子作用对油膜的影响减弱,油膜呈现出类固体形态。随着含水率增大,离散的水分子区域数逐渐减少并出现较大面积的连续水相区域。油水混合薄膜的剪切黏度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表明水分子使油膜固有的剪切应变率稀化特性被削弱。而油水混合薄膜的剪切黏度随着剪切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油膜的剪切时间稀化特性依然存在。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无穷的资源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重点介绍了局域网安全管理及防范的一些策略。
<正>海洋生物污损是指海洋生物在海水环境中材料表面的聚集和生长。这种污损一旦发生,将会对海洋工程或装备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以海洋船舶为例,有研究表明在船壳表面发生
会议
对QTc间期及药物引发的QTc间期延长的危害和影响危害性的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综述和分析,并结合美国FDA对这类药物的处理情况,对我国新药研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对于公私财产权的保护是法学领域的永恒命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单列一章,其犯罪的同类客体或法益系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即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