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职能研究在我国理论界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国家的竞争力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有着很密切的关联。但我国一直以来对政府职能的研究都侧重于借鉴国外的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大多笼统地将政府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学者明确地单独研究乡镇政府职能。2006年国家正式废除农业税,乡镇政府因此面临着更多挑战。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理论界研究乡镇一级政府职能运行及转变的学者就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对乡镇政府职能运行及转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我国各地乡村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引发理论界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基层治理进行新的思考,也给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提供新的外来动力。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的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学者们对政府职能定位和转变方面的研究成果,学习他们的研究方式。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分析,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应该履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职能应当如何定位进行了阐释。然后以苏北G镇为例,通过对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两级目标考核办法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介绍该镇职能转变前的运行状况,重点介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在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该镇及其上级X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所做的探索,并发现职能转变面临的新设机构职能运行不畅、绩效考核引导功能不到位、职能行使手段匮乏、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等困境,进而分析出压力型体制依旧存在、乡镇干部缺乏职能转变的动力、乡镇财政供给能力依旧薄弱、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程度低以及基层自治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最后,本文根据当前G镇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由点及面,提出构建新型权责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改革财税体制、优化乡镇干部成长环境、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