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路基上拱段轨面变形列车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列车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速铁路在修建以及运营中不可避免地因速度提升造成与环境耦合的新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因地基中存在微膨胀性泥岩,遇水发生膨胀效应,致使兰新第二双线路基产生上拱病害,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本文以兰新第二双线路基上拱造成轨面高程异常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上拱段实测轨面高程,就轨面曲线拟合、实测轨道不平顺分别进行了车-线耦合分析,并基于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对列车上拱段轨面不平顺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得出了对应的上拱幅值、波长与速度的影响关系。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基于子结构快速建模方法建立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建模分析。通过子结构分析将有限元模型引入动力仿真模型中形成车-轨刚柔耦合模型进行动力响应分析。(2)根据上拱幅值大小将路基上拱段轨面高程异常数据分别处理成轨道不平顺和线路线形,并引入SIMPACK模型中进行动力仿真。分析不同速度下列车的垂向和横向动力学指标并与实测数据对比,进而确定不同上拱幅值情况下的轨面变形分析方法与列车动力响应规律。(3)通过圆曲线、正弦曲线和抛物线三种曲线模拟路基单点上拱,并引入轨道不平顺中。然后分析三种曲线模拟下不同上拱幅值对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与现场测量值进行比较,选出更优的曲线对路基单点上拱引起的轨道不平顺进行模拟。从分析结果可知各三种曲线之间差别较小,但抛物曲线模拟下的动力响应值更加安全,所以选择抛物曲线。(4)当上拱幅值小于30mm,根据抛物曲线对单点上拱进行模拟形成轨道不平顺,并引入模型中,分析20m波长下,不同速度和上拱幅值对列车动力响应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当上拱幅值大于30mm时,基于线形重构分析大上拱幅值和速度对列车垂向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轨道不平顺模拟下随着速度和幅值的增大,列车的垂向动力响应指标均有所增大,并且幅值的影响趋势呈线性增大远远大于速度的影响。在线形重构模拟下,垂向动力指标随着速度增大而增大,且幅值影响不大。(5)基于抛物曲线分析轨道不平顺波长对列车垂向动力学指标的影响。随着波长增大,列车的垂向动力指标随之减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气固流化床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化工行业中的制药工业、冶金行业中的高炉炼铁、电力行业中的煤炭燃烧以及生物质燃烧,然而炉内高粘结性固体颗粒失流,使其常常发生颗粒团结导致死床等不良工作现象,从而影响流化床正常运行。为了解决颗粒粘结失流的问题,本文在冷态鼓泡流化床中引入多重技术手段,对床内不同流化状态尤其是结焦状态进行信号检测与分析,从而得到颗粒粘结失流的规律特征。围绕该目标,开展了三方面的
多环芳烃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且在水相溶解度极低,属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比较差,可生物降解性欠缺,这些特征均使得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治理更加急迫也更加困难。在现行的许多土壤修复技术中,土壤淋洗是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技术,相应的土壤淋洗液的处理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本课题采用土壤淋洗和高级氧化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修复菲污染土壤,考察了水土比、Tween80浓度和淋洗温
诸如航空航天、船舶等工业制造领域内的大型设备研制生产需要对各类大型构件进行三维测量。由于大型构件结构复杂、尺寸大,通常利用合作靶标辅助完成三维参量测量,测量过程中
随着大容量存储设备、高速通信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交互式视觉媒体通信越来越普及,人们对视频体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视频的数据量通常很大,其增长速度
由于可实现空间电磁场的局域效应和不受半导体材料带隙限制的光吸收,基于表面等离子体(SPs)的光电探测、光传感、能量转换和光催化等新型器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诸多微纳结
本文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甲烷-空气旋射流扩散火焰中氢氧自由基(OH)的分布。通过OH-PLIF测量技术在已经设计完成的燃烧器(旋风燃烧器)开口上观察不同甲烷和空气的质量流量配比对火焰的温度,OH基荧光灰度值,颜色变化,火焰的尺寸的影响,NO_X浓度的排放量以及这些因素和OH浓度分布的关系。OH基作为燃烧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其分布可以近似看作火焰反应区结构。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甲烷/
本文针对保德矿81306综放工作面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研、数据收集。分析了工作面基本地质条件、采煤方法、瓦斯来源、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现有的上隅角瓦斯的抽采方法。提出采用气动风机治理81306综放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方法。结合81306工作面采场的实际情况,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安设气动风机前后采场瓦斯运移、风流流速以及上隅角瓦斯积聚情况进行模
社会的发展加剧了对能源的消耗,为了缓解能源危机,锂电池作为现代一种重要的新型绿色能源,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因此,保证锂电池的安全使用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随着客流量的增长,频繁发生的大客流现象给已有的公共交通网络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高峰时期的枢纽站点,由于站点功能和站点结构的复杂性,短时间内快速聚集的客流对枢纽站点的服务能力提出严峻考验,对枢纽内部客流流线产生较大影响。为把握枢纽内部客流分布变化规律,需要对枢纽站点内部的客流集散态势进行研究,这对于缓解枢纽高峰时期运营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共交通枢纽站点内的乘客密度以及客流集散态势为主要研究对象
煤矿瓦斯灾害一直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掘进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易于集聚、地质条件未明等特征,同时,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在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叠加影响下,煤体稳定性受到破坏,可能诱发突出,致使掘进工作面成为瓦斯灾害的主灾区。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逐年增加,开采条件变得复杂,突出引发的深部矿井安全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实现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快速、准确地动态预测,对煤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