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生物传感器诞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对其研究的全面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20年来该领域发展迅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生物传感器以其高度专一的选择性,高灵敏度、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越性,在各类传感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已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临床检测、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等领域获得实际应用。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生物分子的固定化,因此如何将生物活性组分有效地固定在电极表面上并保持其良好的生物活性是生物传感器研究和开发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由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基质就应运而生,并极大地促进了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基于此,本论文设计了一些新型生物分子固定技术,发展了一些固定材料来固载生物分子,结合各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生物分子的电化学性质并制备了相应的生物传感器。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利用壳聚糖/nano-TiO2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保持酶的生物活性,固载量子点硒化镉(CdSe)后,能有效促进酶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的原理,最后吸附血红蛋白(Hb)成功制备了以壳聚糖/nano-TiO2复合膜为载体的性能优良的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本文探讨了pH、工作电位、扫速等对生物传感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3.9×10-6~1.2×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1.65 m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重现性及较好的稳定性且易于制作等特点。2.基于有机-无机复合膜结构,纳米技术及HRP的固定技术,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的电流型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交联壳聚糖(CS)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制得CSHMs复合膜,并以该膜固载甲苯胺蓝(TB)和纳米金,然后将HRP与CSHMs-TB-GNPs混合滴涂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得CSHMs-TB-GNPs-HRP/GCE修饰电极,最后在CSHMs-TB-GNPs-HRP/GCE修饰电极表面吸附一层Nafion膜制得Nafion/CSHMs-TB-GNPs-HRP/GCE修饰电极。Nafion膜可以减少HRP的泄漏,同时增强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复合膜成分的组成,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用计时电流法对H2O2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H2O2浓度在7.0×10-7~2.3×10-3mol/L(R=0.998)范围内与其还原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4×10-7 mol/L(信噪比3)。表明该传感器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酰腙类化合物是由含羰基的醛或酮与酰肼类化合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合得到的产物。酰腙配体中含有羰基、亚氨基、次氨基等基团,次氨基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及亚氨基形成p~π共轭,氮(N)、氧(O)都是很强的配位点,很容易作为螯合剂参与配位形成配合物。酰腙属于席夫碱的一种特例,酰腙配体可以作为二齿,三齿或四齿配体,主要取决于附着在腙单元上杂环取代基的结构特点。烯醇互变异构和潜在的配位点使它易与过渡金属进行配位,
本论文研究了磁弹性无线微生物传感器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在外加交变磁场中,磁性膜片受磁场激发产生磁矩,将磁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产生沿长度方向伸缩振动,即磁致伸缩magnetos
钙钛矿稀土镍酸盐材料较难合成,一直是材料学家想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较大原子半径的La到Sm元素的镍酸盐中,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薄膜制备。特别是在稀土镍酸盐家族中,镍酸镧(LaNiO_3)是唯一一个不随温度变化出现金属顺磁态到绝缘反铁磁态转变的材料。近年来,人们发现LaNiO_3(LNO)基异质结中,由于维度效应出现金属到绝缘态的相变,同时还伴随交换偏置等新奇的物理现象,使
学位
期刊
研究金纳米颗粒在气液界面组装,示踪单个纳米粒子在组装中的动力学行为,对于研究在两相界面上有序纳米阵列的可控组装是很有意义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