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0-40岁不同吸烟指数健康人群的肺功能情况,探讨不同吸烟指数对肺功能的损害程度,进一步对吸烟人群进行戒烟干预,观察清肺戒烟茶干预戒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本研究运用区组随机、分层对照试验设计,通过收集可耐受肺功能检测的健康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共180人,并将吸烟者按吸烟指数分为三组,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A组50人(吸烟指数<200支年)、B组:50人(200≤吸烟指数<400)、C组:50人(吸烟指数≥400支年);30人非吸烟者单独为一组,为非吸烟组,各组人群均进行肺功能检测,记录肺功能指标,比较各组间肺功能情况。进一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A、B、C三组吸烟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即A对照组、A干预组、B对照组、B干预组、C对照组、C干预组,每组25人。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进行戒烟,干预组服用清肺戒烟茶干预戒烟,疗程均为1年,观察并记录六组戒烟前、戒烟后的相关指标、戒烟率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将最终所得试验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个数表示,不符合正态采用秩和检验。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各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均具有可比性(P(29)0.05)。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大气道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无显著性差异(P(29)0.05);吸烟组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PEF、FEF25-75%)较非吸烟组降低(P<0.05)。在吸烟组各组间大气道通气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29)0.05);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对比: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吸烟对大气道通气功能影响不明显,所以戒烟试验以小气道通气功能变化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戒烟干预试验结束时,各组原有25人,剩余:A对照组20人,A干预组24人,B对照组20人,B干预组22人,C对照组18人,C干预组19人。六组受试者中各对照组与干预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肺功能指标均具有可比性(P(29)0.05)。A对照组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较戒烟前改善(P<0.05),A干预组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较戒烟前明显改善(P<0.01),且A干预组优于A对照组(P<0.05);B对照组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较戒烟前改善(P<0.05),B干预组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较戒烟前明显改善(P<0.01),且B干预组优于B对照组(P<0.05);C对照组及C干预组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较戒烟前均无明显改善(P(29)0.05)。在戒烟干预的成功率方面,干预组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本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2040岁吸烟者小气道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伤,且随吸烟指数增加,小气道通气功能损伤程度加重。而吸烟对大气道通气功能的影响不显著。2.戒烟可使吸烟者小气道通气功能改善,而吸烟指数越大其改善程度越不明显,采用清肺戒烟茶干预戒烟优于无措施干预戒烟,提示尽早戒烟对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恢复有益。3.清肺戒烟茶干预戒烟成功率优于无措施干预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