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作品以杂文居多,但是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选入教材的还是以回忆性散文为主,鲁迅的散文集中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本文试图从中学阶段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选篇入手,通过呈现教材编排的特点,分析鲁迅回忆性散文特殊的文体特征,为回忆性散文的学习找到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恰切的方法。本论文在“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的策略优化”这一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共分为五大部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第二部分为人教版鲁迅回忆性散文的选篇概况,分析了初中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教材编排、选文的思路与单元主题,了解了鲁迅回忆性散文在中学阶段的教材呈现情况。第三部分对中学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教学现状做了基本的调查,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性:如两个“我”的游离与呼应,双重视角下的情感表现,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温情真挚的人生况味;第五部分结合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理解鲁迅回忆性散文的具体特性以及文本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两个“我”的游离中寻找统一性,从叙事角度梳理文章线索,从“今”“昔”情感变化中品位人物形象,从鲁迅朴素简洁的语言中品位文本内容,从比较还原的情感基调中感受鲁迅的温情,同时转变教师对鲁迅作品的传统认识观念,体味鲁迅回忆性散文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