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变革潮流的影响下,我国也相继进行了多次改革,并于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改革的总目标和六项具体目标,为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改革出台的课程标准就是将这些目标落实到学校教育层面的重要中间载体,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而只有当评价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且突破评价这一“瓶颈”时,所有的教学才能真正依据标准进行,教育改革蓝图也才能真正实践。然而,从目前来看有关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较少,特别是未见陕西省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因此,对陕西省近年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分析就十分必要。本文采用SEC 一致性分析模型,先将陕西省2013-2016年共计4年的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再将2016年陕西卷和2016山东省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研究将试卷和课程标准进行量化分析处理转化成比率矩阵,利用波特一致性公式计算出波特一致性系数,分别从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以及这二者重点分布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通过波特一致性系数的分析,发现陕西省连续4年试卷和山东省2016年试卷共计5份试卷整体上与课程标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对陕西省连续4年试卷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内容主题方面,试卷与课程标准都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集中于“细胞的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等主题。在认知水平方面,课程标准中对知识性目标的要求包括“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而试卷在“了解”层次所占的比重超过标准的要求,“理解”和“应用”层次却略低于了标准的要求。对2016年陕西卷和2016年山东卷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内容主题方面,陕西卷涵盖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范围,山东卷除了没有涉及“人类遗传病”这一主题,其余也都涵盖了课程标准范围,当具体到某一特定的内容主题上时,两者比重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认知水平方面,陕西卷和山东卷都集中于“了解”层次,但山东卷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值更小一些。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的重点分布方面,这5份试卷在内容主题的侧重上彼此差异都非常小,且和课程标准的侧重保持一致。在认知水平的侧重方面,它们都“不约而同”集中于“了解”层次,与课程标准的侧重存在差异。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陕西省连续4年试卷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上的涵盖范围和侧重方面是保持一致的,但这4份试卷在认知水平的侧重方面低于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这4年试卷难度偏低,低于了课标要求,也就意味着低于了国家对这项考试评价的要求。第二,对2016年陕西卷和2016年山东卷对比分析,在内容主题方面,陕西卷与课程标准要求的一致性更好,说明山东卷在知识点覆盖范围和比重方面稍显不足。在认知水平方面,后者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性水平更高。说明山东卷的试题难度比陕西卷略高,更接近课标要求,体现国家教育意志,能更为适宜地检测学生学业水平情况。通过访谈命题人员,发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了试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第一,课程标准本身缺少相应的表现标准,导致在对学生学业评价时缺乏具体的指标,影响了试题内容的科学性。第二,命题人员流动性大、缺乏教育、测量学背景以及个人价值观偏向影响了试题题目的科学性、客观性。第三,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偏离了相关教育政策,导致对课程标准“视而不见”,影响了试卷与课标的一致性。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完善课程标准、建设专业的命题队伍、研发一致性检测的技术,期望能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凸显课程标准这根准绳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现国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