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砂砾岩油藏CO2驱混相特征及井网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utz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砂砾岩油藏储量丰富,但是其埋藏深度大,纵向参数变化快,开发难度大。CO2混相驱在低渗油藏的开发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砂砾岩油藏连通关系复杂,非均质性强。目前对砂砾岩油藏CO2混相驱机理、井网形式的适配性、合理井网密度计算等缺乏研究。因此,本文从CO2与原油混相机理和连通体连通关系出发,开展砂砾岩油藏CO2混相驱的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研究,对于砂砾岩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相态实验拟合的基础上,建立线性模型研究混相驱过程中油气界面张力、油相粘度和密度的变化,并将模型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原油粘度、压力和注入量对混相过程的影响。建立油藏机理模型,研究油藏压力、韵律性和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KV/Kh)等因素对于极限混相区体积和采收率的影响。建立典型低渗砂砾岩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连通体分布特征和连通模式,基于单连通体物性参数建立多连通体油藏模型,研究不同井网形式与砂砾岩油藏的适配性。基于谢氏公式和砂砾岩油藏物性,建立适用于CO2混相驱开发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公式,结合将来值法建立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胜利油田某低渗砂砾岩油藏CO2混相驱布井方案。研究表明,CO2不断溶解于原油、抽提原油中的轻质组分,从而达到与原油混相的状态。原油粘度越低、油藏压力越高,越容易达到混相状态。混相区变化特征的研究表明油藏压力越高,极限混相区体积越大,采收率越高;KV/Kh数值越小,极限混相区体积越大,采收率越高。将连通体连通模式划分为单连通体模式、平面连通模式和纵向连通模式,基于连通模式的井网形式适配性研究表明注入井排垂直物源方向的五点法井网形式的开发效果最好。砂砾岩油藏CO2混相驱的合理井网密度计算研究表明,渗透率相同时,油价越高合理井网密度越大;油价相同时,渗透率越高合理井网密度越小。井网密度优化后,目标油田提高采收率3.7%,经济将来值增加568万元。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清洁的的未来替代能源,由于其蕴含的资源量巨大,被认为具有缓解我国油气供需矛盾,甚至改变中国能源结构的潜力。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是我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最具资源潜力的区域之一,但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底界的地震标志层BSR(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ion)特征不明显,零星分散分布,不利于认识水合物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等特征。本论文利用数值模拟、地震精细
学位
报纸
地震随机反演是一种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有效联合先验信息构建方法与优化扰动算法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其以测井数据为硬数据,以地震数据作约束,具有垂向上高分辨率的优势,能够对储层内部细节进行精确地刻画。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先验信息构建方法,结合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等多源信息,建立先验初始模型,最后结合优化扰动算法进行迭代寻优得到反演实现。随机反演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先验信息横向连续性差的问题,
学位
洞穴体是碳酸盐岩、火成岩储层重要的储集与渗流空间。然而,洞穴尺寸、洞穴内填充物类型以及填充程度的差异均使得洞穴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显著,导致测井响应复杂,油气识别与定量评价十分困难。不同于传统感应测井,多分量感应测井可实现磁场全张量测量,可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已成功应用于地层各向异性确定,这为洞穴识别与精细评价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实现了洞穴型储层精细正演模拟,并系统分析了洞穴
学位
为减小用户窃电行为对电网运营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窃电巡检能力和识别窃电用户的准确率,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BFO-PSO)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识别用户窃电行为。以某市近四年的用电数据为基础,通过特征提取,得到四个对窃电行为影响较大的特征作为输入样本,构建基于BFO-PSO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利用BFO-PSO计算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权重值。对比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
期刊
临北地区是惠民凹陷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紧邻临南洼陷,断裂体系发育,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因此,开展临北地区以断层封闭性为核心的断裂输导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临北地区典型断层的基本要素、组合关系及活动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并建立该区断裂体系空间分布图,重点分析临邑断层及其分支断层的断裂特征;在断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对区内4条主力断层侧、垂向封闭
学位
轮南地区三叠系是油气开发的主力油层,三叠系属于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为了明确油气富集规律,需要研究储层的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特征,进一步指导油田的勘探开发。本文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三叠系储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各层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垂向和平面双维度结合来研究各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垂向上重点研究各层的韵律性特征、隔夹层发育特征、砂岩发育特征、以及各层的
学位
叠前地震数据拥有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和良好的保真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演地球介质弹性参数。叠前AVO反演通常建立在单界面假设的Zoeppritz方程基础之上,利用反射系数或地震波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对弹性参数进行估计。反射率法能够充分考虑各种传播效应,在模型参数与叠前地震反射特征之间建立更加合理的关系,采用反射率法开展反演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介质弹性特征。针对常规AVO反演不能考虑多次波、透射损失和薄
学位
在长期的注水开发下,渤海海域内的油田多数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时期,“整体分散,局部富集”是该时期剩余油主要呈现的分布特征。位于渤海南部的B油田同样也进入“双高”时期,各种开发矛盾日渐突显,经济效益降低,油田稳产压力逐渐增大,亟待根据剩余油整体分布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调控措施。因此,在剩余油精确模拟的基础上,明确剩余油潜力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措施,对油田持续稳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位
砂砾岩油藏储层物性较差,以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为主,连通关系复杂且非均质性严重。多段压裂水平井具有单井控制面积大、储层动用程度高等优点,常应用于砂砾岩油藏的开发。目前砂砾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仍采用衰竭式开发,地层能量出现不足。因此对砂砾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的能量补充方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对砂砾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能量补充方式、井网井距优化及注水开发进行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