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也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新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福利已经在向一个“全民”、“高水平”的阶段迈进。然而经济水平依然是制约“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福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上层的一个子系统,它旨在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2007年民政部发文宣布我国的社会福利将会由“补缺型”转向“适度普惠型”。学术界对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褒贬不一。一方面这种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平思想;另一方面它也对我国的经济状况以及生产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之我国社会福利基金的筹集支付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渠道,造成覆盖面窄、给付水平不高、统筹层次低下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展,贫困不断被消灭,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必将成为将来中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部分。社会福利基金筹资模式的完善对我国社会保障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并且指出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案。第二部分通过对资料的梳理阐述福利基金的起源与发展,并通过相关理论来论证筹资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完整地叙述现阶段我国福利基金的筹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第四部分则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普通民众对社会福利的实施并不满意,接着通过GM(1,1)灰色系统模型对我国社会福利基金的支出量进行预测。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国情对福利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应用了文献综述、比较研究、灰色系统预测等方法分别对社会福利基金的发展历程、基金筹集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改善社会福利基金筹资的建议主要有:第一,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数额。第二,扩大社会福利基金筹资渠道。第三,完善社会福利基金绩效体系。第四,建立社会福利基金预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