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在什么是误译,如何避免的问题上存在着大量的分歧和争议,只有少数学者摆脱了经验主义的束缚。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误译产生的机理。本文首先对误译的传统解释进行了综述,认为传统的模式试图从普通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来寻求一种多学科的解释,最终只能在特定的规范中具有极为有限的解释力。 格赖斯认为,译者应该识别源语作者的意图,以一种读者的身份产生一种反应;然后源语作者应把这种反应传递给另一个读者。这种理论把重点放在等效,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有着一样的缺陷。作者阐述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关联理论的理解过程,对关联理论解释误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联首先是规定人类交际和认知的原则。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翻译被看作是交际的一种特例。译者具有双重身份,在不违背最佳关联的条件下,译者起着中介者的作用。在分析传统代码模式的同时,作者受到两种译元(一价译元和二价译元)的启发,提出两种基于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翻译模式。由于翻译只是用另一种语言来重申一种语言所作出的表达,翻译被看作是一种对语言的解释性的应用。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此观点也适用于作为交际的翻译过程。由于翻译是跨语言的解释性的应用,翻译也要受到忠实的制约。译者必须在相关方面使得译文和原文尽可能相似。然而相关方面定义却不明确。通过对汉语诗歌翻译的分析,证明解释性相似不是最终答案。通过关联理论对解释性应用中相似关系的解释,本文尝试性地提供了解决方法。翻译应该产生足够的语境认知效果,但是在产生这种效果的过程中,不应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译者应该对源语作者意欲产生的效果(IE)作出评估,并且把它传递给读者。然而因为额外的努力会产生额外的效果,实际产生的语境效果(RE)不一定等于IE。所以,原作者意欲让源语言读者付出的努力(E1)和译语读者真正付出的努力(E2)也不尽相同。由于这两个参数是不可量化,作者分别在文学性的语言和科技语言的翻译过程用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了两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划分区间和公式。在文学篇章的翻译中,E2应该大于等于E1,才能获得异域美感.但是其上限是读者不能因为推导付出努力过大而放弃推导过程。对于科技性文体的翻译则恰恰相反,要求是E2小于等于E1。但是下限是读者不能因为付出努力少而消耗过多时间,以至于放弃推导过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误译就自然落在了某一个区间。同时作者提出参数之间的评估可以通过大量的对常规理智ARelevanee一TheoretieAeeountofMIStranslation的读者的问卷调查进行。 本文对误译产生的机理有着一定的解释力。翻译行为所要追求的是在源语言和译语中的最佳关联。译者是否应该明示作者的隐含意义的抉择就此消失,同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同时,本文也引发了对关联理论的新的视角,把逻辑和量化引入到了翻译过程之中,对翻译软件的编程和机器翻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最后,作者提出了翻译中的新的策略,对译者自身的提高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误译;关联理论;最佳关联;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