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巡视,是上级视察下级工作,进行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主要形式。巡视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确立于秦汉时期,成熟于隋唐宋,强化于明清,逐步形成一系列制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在党内尝试开展巡视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早期党的组织建设,使党组织发展和壮大,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和研究这一历史,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巡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增强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仍然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巡视制度的历史文化渊源,主要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回顾巡视是我国历史上整肃官风的管理方式之一。第二部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确立过程进行论述,巡视制度因党建的需要而产生,又随党组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丰富。第三部分对巡视内容加以研究,分别对巡视员的条件、巡视工作的任务、巡视员的工作方法、巡视员的职权与纪律、对巡视工作的其他要求以及党组织对巡视员的管理与教育等开展论析。第四部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的作用与地位予以总结评价,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对革命处于低潮阶段各级党组织的整顿、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巡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为帮助解决党内纠纷、传达落实党中央指示与精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以上部分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发端、发展到完善成熟,从巡视制度的内容到在实际工作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全方位的对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做一个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立的基础。认为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其存在与发展需要有相关因素作为支持条件: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积累的丰富的组织领导经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创建的领导能力基础;民主集中制是巡视制度建立的建党原则基础;大发展中党组织结构的逐步制度化是党内巡视发展的制度性基础。第六部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启示作了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也得到不断的突破,机组对电网的影响也在不断的放大,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水电人的关注。作为限制水轮
对白鹤滩电站1000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蜗壳的吊运、挂装、定位调整、焊接等施工工艺。以及需要掌握的蜗壳安装各施工环节安装质量控制要点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问题
针对409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连铸过程中常出现的水口堵塞问题与最终冷轧板表面缺陷问题,通过对精炼过程进行系统取样,分析试样中夹杂物的演变特点,结合热力学计算,研究了409L不锈钢
报纸
电气二次设备制造和安装是整个水电站建设各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体现在电气二次设备安装的规范性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上,直接关系到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稳定运行。针对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存在的导叶和桨叶的协联关系,对机组出力效率、摆动、振动等数据至关重要。本文从机组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水头下,导叶和桨叶两者的配合关系入手,说明了导叶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了提供更为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企业可以进行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企业有时会通过合法
用粘弹谱仪测量橡胶材料的损耗因子,分析在配方中加入片状材料和树脂对橡胶材料损耗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