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遵循人类活动强度指标选取的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选取了能最大限度揭示各方面差异的18个指标,建立了一套适合评价干旱区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权重加权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疆15个地州的人类活动强度,并以喀什地区和昌吉州分别为南、北疆的代表,对比了其1988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空间上,从各地州的人类活动总强度指数值及其聚类分析可得:处于前三位的是节水技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克拉玛依市(0.668)、乌鲁木齐市(0.641)和石河子市(0.597),它们属于人类活动强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值排在第四至第六位的昌吉州(0.437)、吐鲁番地区(0.436)和阿克苏地区(0.407)为人类活动较强区。而和田地区(0.229)和克州(0.155)则可归于人类活动弱区;其余的塔城地区(0.371)、巴州(0.344)、博州(0.341)、阿勒泰地区(0.303)、哈密地区(0.300)、伊犁地区(0.293)、喀什地区(0.286)则为人类活动较弱区。从影响人类活动强度的四个因子来看,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和吐鲁番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和水因子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值较高;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和巴州的经济发展,城镇人口,水资源利用程度均不如上述四个地区,所以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值不高;克州、喀什及和田地区各方面发展较为落后,因而排在后列。而在土地因子中,塔城地区和昌吉州的人类活动指数值较高,哈密地区则最低。在昌吉州和喀什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的时间序列对比分析中,两个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值从1988年至2008年都呈递增的趋势。但是,前者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人口多,水利基础设施较完善,节水意识强、节水技术先进,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而其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值分别比后者高了53.90%、44.80%、50.80%、52.40%、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