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的是城市文化遗址公园中的软质景观设计,以软质景观的功能性作用研究为切入点,在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包括国内外对于遗址保护、大遗址、遗址的展示利用的相关宪章、指导性原则,考古遗址公园国内外发展历程,软质景观的概念、分类,植物景观的造景原则和必要前提,考古遗址公园的性质定义,以此对城市文化遗址公园性质作出准确定位。通过对现有遗址公园中软质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植物景观和水景观设计的存在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出适用于现阶段城市文化遗址公园的软质景观设计一般性原则。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例,调研分析其中软质景观设计现状,将上面总结出的设计原则运用到调研的案例中,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试图找到能够普遍适用于同类城市文化遗址公园的软景观设计方法,希望能对未来的大遗址保护、城市遗址景观建设以及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起到借鉴作用。本文研究的重心是通过分析遗址保护、展示与现代植物景观、水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平衡在遗址公园的特定空间中硬质遗址建筑与软质景观植物、水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总结适用于现代城市文化遗址公园的设计原则。城市文化遗址公园是集考古、休闲娱乐、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是遗址性景观空间。软质材料植物和水体在公园中的运用,不仅为城市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清爽的生态绿地场所,更重要的是对遗址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遗址公园中软质景观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帮助遗址公园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提供可靠场所,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