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己成为了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龙。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近年来,各种资产价格快速增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泡沫的迹象。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出现在大家眼前――流动性过剩。在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又是处于最前沿、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的重心,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突出地位使得其经营管理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在“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等商业银行经营中普遍遵守的三性原则中,尤以流动性最为重要。保持必要的流动性是银行防范挤兑风险的前提,也是稳健经营的保障。国际上的各大银行都对流动性管理非常重视,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不断完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长期以来受体制等因素影响,流动性方面的管理比较薄弱,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有政府信誉作为担保,基本上不存在流动性风险,因此没有对流动性管理给予足够重视,管理的方法也比较匾乏。流动性过剩虽然能够使银行免于流动性风险,但更多的是给银行带来诸多负面效应。过剩的流动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过剩的流动性还可能催生出股市和房市泡沫,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解决流动性过剩,己成为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所必须破解的问题,也成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需。对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学术界尽管一直在进行研究和讨论,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甚至没有对相关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希望在对我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首先对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在综合介绍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随后通过对流动性过剩在我国表现形式的描述,引出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冲击最大的是商业银行。由此转入本文的重点内容: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成因及对策。在影响部分中,本文在介绍流动性过剩对整个银行业影响的同时以苏南某城市中国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成因部分中,本文从外部宏观环境和银行系统内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对策部分中,本文则结合影响及成因的内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