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十年来,中微子物理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涉及到上至天体物理,下至地球物理等诸多领域.文章对中微子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微子应用物理及基础物理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台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工作,对实验的物理基础、测量方法及探测装置和电子学获取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该实验的特点在于,用高纯锗探测器对反应堆中微子进行了测量,其探测下阈为5keV,低于其它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反应堆不仅可以作为电子反中微子源,还可以作为电子中微子源.除一小部分裂变产物核可以经由电子俘获过程发出电子中微子v<,e>外,主要是一些反应堆结构材料核被中子活化后,可以通过电子俘获过程发出电子中微子v<,e>.这些核素主要有<50>Cr、<54>Fe和<59>Ni等.为充分利用反应堆开展对电子中微子各项物理属性的研究,首次对反应堆电子中微子通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模拟过程中,以台北国圣核电厂的反应堆为基础,建立了简化的反应堆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求出了电子中微子的通量.文章详细讨论了模拟过程、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堆发出的v<,e>通量与v<,e>相比约为:2×10<-3>.结合模拟计算结果,对高纯锗探测器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目的是给出电子中微子的磁矩和衰变寿命的限值.论文详细讨论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流程,阐明了数据分析的物理思想.首次给出了通过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测得的电子中微子v<,e>的磁矩和衰变寿命τ<,v>/m<,v>的限值.对利用反应堆进一步开展中微子实验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理论上可以通过反应堆中微子来探索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