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国的刑事立法中,牵连犯表现各不相同。在我国的立法中牵连犯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处罚原则,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牵连犯却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牵连犯概念和牵连关系的认定在理论中出现了极大的分歧,给刑事司法实践造成了诸多不便。牵连犯在我国不是一个法定概念。除极少数国家如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有规定外,绝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中都没有出现过牵连犯这一概念,但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近年来,刑法学界对牵连犯概念、牵连关系以及处断原则等相关内容的探讨从未休止,出现了保留论和不要论两大阵营。台湾地区在2005年修改刑法时,取消了牵连犯的规定,却没有解决现实中牵连现象存在的问题。所以对牵连犯的态度要慎重,在提出取消的同时更要考虑由此而来带来的后果,并探讨出一套完整的善后的处置对策。本文拟从国内外牵连犯立法和理论现状的梳理和剖析出发,对我国牵连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揭示,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对本文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进行介绍。二是对牵连犯的立法和理论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三是深刻剖析我国牵连犯的问题所在。四是为取消牵连犯寻找理论支持。五是探讨取消牵连犯之后的处置对策,及其意义之所在。在取消牵连犯之后,依据不同的情形分别纳入想象竞合犯、吸收犯以及数罪并罚的范畴,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支撑,也有实现的可能性,是具有合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