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中药褚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干燥成熟果实,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我国历版药典均有收载,具有清肝明目、补肺益肾功效。本草记载并具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之功效,但关于楮实子的现代研究不多。
苗药大乌泡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的功效,多用于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等。大乌泡为苗药中的常用药,但目前尚未见对大乌泡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
方法: 分别运用冷浸与热回流的方法对楮实子和大乌泡叶原药材进行提取;利用柱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离和纯化;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楮实子95%乙醇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棕榈酸酯(daucosterol palmitate,BP—Ⅰ),胡萝卜苷(daucosterol,BP—Ⅱ),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BP—Ⅲ),色氨酸(tryptophane,BP—Ⅳ),壬二酸(azelaic,BP—V),β—谷甾醇(β—sitosterol,BP—Ⅵ),蔗糖(sucrose,BP—Ⅶ);从大乌泡叶的热回流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了四个黄酮类化学物,分别鉴定为: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RM—I)、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quereitrin—3—O—α—L—arabinoside,RM—Ⅱ)、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eitrin—3—O—β—D—galactoside,RM—Ⅲ)和4’—甲氧基山奈素—7—O—B—芸香糖苷(4’—methoxy—kaempferol—7—O—β—rutinoside,RM—Ⅳ)。
结论: 化合BP—Ⅰ,BP—Ⅲ,BP—Ⅳ和BP—Ⅴ均为首次在楮实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RM—Ⅰ、RM—Ⅱ、RM—Ⅲ和RM—Ⅳ均为首次从大乌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RM—Ⅳ为首次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对楮实子化学成分和大乌泡叶黄酮类化学成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楮实子和大乌泡药材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帮助,对药材今后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