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方式等转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变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沉甚至消失。面对生存环境发展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诞生于吴越地区的湖州练市船拳文化,如何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值得思考。湖州练市船拳诞生于江南地区,具有“吴越”文化特征,具有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江南文化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特征。本文选取湖州练市船拳为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研究梳理湖州船拳文地理发展环境,分析湖州船拳的基本套路、技术特点、主要派别及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社会变迁下湖州练市船拳的演变和发展,揭示湖州练市船拳功能演变下的传承方式演变。对当地湖州练市船拳的传承人、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他们的口述材料,了解湖州练市船拳在不同时期所存在的意义价值;揭示了湖州练市船拳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结合地域性民俗体育的发展特点,对于民俗体育的发展形成保护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时期的湖州练市船拳有它不同的价值功能,也展现了不同时期它的民族精神。通过个案发现,地域化民俗体育能够传承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民族力量,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是地域化民俗体育的最终宿命,可见服务于地域化的民俗体育彰显时代价值。(2)地域化的民俗体育最终寻求的是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即地域化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两者存在着共生关系。湖州练市船拳中的蚕神信仰就是人追求与生存环境和谐共处的表现。地域化的民俗体育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唤醒人们的民族记忆,逐步促进社会和谐。个案探究了不同时期,湖州练市船拳不同的价值功能,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地域化民俗体育的功能也随之改变。地域化民俗体育与生存环境的多元碰撞,最后结果都是地域化民俗体育是被人民所需要,被社会所用的,两者之间存在共生性。(3)地域化的民俗体育虽然能够与时俱进,但在人们生活圈它的生存紧张。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传承人认定制度还不健全,培养力度还不够;其二,地域化民俗体育推广力度不足,传播效果不佳;其三,参与地域化民俗体育的参与人群出现断层;其四,社会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4)针对地域化民俗体育的紧张性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与保护政策:其一,完善传承人认定保护政策,健全多元化保护机制;其二,政府加快对地域化民俗体育资料的收集、文字的整理,加大宣传力度;其三,创新新的传承方式,减缓练习者年龄断层现象;其四,顺应时代,创新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