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西州债法制度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章将契约之债按照契约标的的迥异而分为买卖、互易、租佃、借贷、帖赁(典买)、租借、雇佣七种契约之债,这是吐鲁番文书中占主体的文书部分,对这些频繁发生契约订立的格式和原则进行表层分析,频繁的契约行为反映了发达的商品经济,丝绸之路的商品交易的繁荣可见一斑。 第二章列举了文书所见的法定之债,按照发生的根据不同划分为合伙、侵权、损害赔偿、婚约、赡养之债五种形式,这些债的发生以法律作为依据,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违法伦理道德的行为,国家法律是采取严厉打击的。 第三章对初唐时期西州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为何出现大量的土地租佃契约,而土地买卖却异常稀少的原因进行探索。 文章最后对初唐时期西州对这些债的法律调整机制进行总结,我们认为:封建社会对民事债关系的国家正式法律规定的原则化,有点规定甚为模糊,甚至出现空白,那么民间习惯调整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了民事关系的顺利发展。
其他文献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和知识产品在各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和知识产品的跨国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进而产生了大量的跨国版权
西方两大法系国家的立法对于亲属作证特免权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规定有着很大的共性,同时又基于不同的传统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产主了一定差异性.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亲属容隐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非常辉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一个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文化条件非常落后的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伟大的民主政治建设.该文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做到
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主要理论的争论已不像以前那么激烈,更多人倾向于在实际层面上讨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但是,即便这样也并不能否认理论对实践的影响。国际法与国内法
本文的写作源于对司法制度建设实践问题的思考.笔者试图通过对司法功效评估体系建构的研究,提出一个基本理念:我国的司法改革,应当通过功效评估,加强对司法的经验主义研究,更
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民主问题仍然是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人民的民主需求能否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关系着民心向背,关系着党领导的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该文从论述中国共产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