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黑龙江省选择三个育肥牛场,每个牛场选择两栋不同类型的育肥牛舍,对六种类型育肥牛舍冬季温热环境的主要参数及空气质量的主要环境参数进行了测定,目的是了解黑龙江省冬季育肥牛舍的环境状况,探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今后育肥牛舍的设计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结果发现,AⅠ型舍和AⅡ型舍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3℃和1.0℃;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4.7℃和-4.9℃;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94.3%和99.4%;舍内的CO2浓度分别为7399mg/m3和6063mg/m3。BⅠ型舍与BⅡ型舍的平均气温为-0.6℃与-11.2℃;舍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6.7℃与-16.7℃;舍内平均相对湿度为99.9%与78.8%;舍内CO2浓度分别为3207mg/m3和1414mg/m3。CⅠ型舍与C Ⅱ型舍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5℃和-3.5℃;舍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9.8℃和-7.2℃;舍内平均相对湿度值都为99.9%;舍内CO2浓度分别为5660mg/m3和5253mg/m3。这些结果表明所测试六栋育肥牛舍在冬季普遍存在着气温低、湿度大、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发现,外围护保温隔热能力差、通风换气系统设计不完善、环境管理措施不到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育肥牛舍存在的上述问题,对AⅠ型舍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称为AⅠ-G。对AⅠ型舍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造:第一将AⅠ型舍墙壁的单层塑料膜改为封双层塑料膜,两层塑料膜之间相距为8cm;第二在屋檐下设置34个1.0m×0.2m的可调节进气口;第三将排气管向舍内延伸1.0m。改造后测定了AⅠ-G型舍和AⅠ-D型舍温热环境的主要参数及空气质量的主要环境参数。结果发现,AⅠ-G舍和AⅠ-D舍的平均气温分别为-6.0℃和-2.2℃;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9.2℃和-5.8℃;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96.7%和99.9%;舍内的CO2浓度分别为3316mg/m3和4341mg/m3。AⅠ-G舍开放14个和28个进气口150mmin时,舍内的CO2浓度降幅分别为707mg/m3和2467mg/m3。环境测定的结果表明,双层塑料膜对提高牛舍的隔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设置屋檐下进气口可显著地增加牛舍的通风换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