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场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阶段确定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主要是通过传统细菌培养,根据菌落形态确定其种类,此过程周期长且不能及时准确的确定致病菌种类以便于乳房炎疾病预防和治疗,因此研发和完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新型诊断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方法分离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利用细菌菌落DNA提取方法,对采自临床型乳房炎病例共计40个乳样分别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和PCR方法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主要致病菌有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琼氏不动杆菌,农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功的建立了一种快速而特异性的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鉴定方法。分离得到奶牛乳房炎中主要的致病菌后,为了进一步研究奶牛乳房炎发生过程中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HSP70和NF-κB是否参与免疫过程以及免疫病理机制。也为了寻找更理想的预防防治方法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本研究从采集的奶样中用传统细菌培养方法和分子学方法分离鉴定主要病原菌,从中挑选出地衣芽胞杆菌感染小鼠乳腺组织,通过HE染色分析感染后小鼠乳腺组织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HSP70和NF-κB在感染小鼠体内的表达。结果显示感染后小鼠乳腺出现炎症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腺泡腔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侵润。实验组中HSP70和NF-κ B表达量比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均有显著增加(P=0.000)。成功通过地衣芽胞杆菌诱发建立实验性乳房炎小鼠病理模型,实验组中HSP70和NF-κB表达量的增加说明其参与细菌感染小鼠乳腺组织后的病理过程。本文主要研究芜湖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奶牛乳房炎发生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免疫病理机制,为及时准确的确定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比便于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