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本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便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洪流,与国外经济体联系日益紧密,农业更是在对外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坚力量。近年来辽宁省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由于其明显的区位优势呈现出崭新的活力,综合实力大大增强,2011年辽宁省成为农产品出口的第五大省,已经迈入农业大省行列。但是相对于其他先进省份,辽宁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存在弱势,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出口数量少,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低。2012年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额达到12.1亿美元,出口额仅为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山东的四分之一。另外农业结构失衡、产业化水平低和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成为制约辽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全面分析辽宁省农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找出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被赋予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在基于辽宁省农业发展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动静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各样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尝试测定并分析辽宁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提出辽宁省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在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本章从农产品竞争业绩、竞争实力方面全面构建农产品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分别进行介绍,为后文竞争力的评价构建了实证分析框架。第三章:本章在广泛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农产品的生产及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参照第二章的竞争力评价标准从不同角度对辽宁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辽宁省主要农产品的竞争现状进行单项研究。第四章:本章具体分析了新形势下下进一步提升辽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和手段,提出辽宁省应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以及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辽宁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实力。